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2|回复: 0

哇塞!AI办公大战“火药味”十足,OpenAI也要来飞书、WPS战场“凑热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很快啊,大家就能直接在ChatGPT里创建和编辑Office文件了!

据海外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说,OpenAI正在搞个大动作——让ChatGPT能直接支持并编辑Excel和PowerPoint文件。这意味着,以后咱们不用打开传统的Office软件,就能在ChatGPT里直接创建或打开.xlsx和.pptx文件,还能在AI的帮助下输入公式、分析图表、排版幻灯片。

而且,这只是ChatGPT下一轮更新的一部分哦。OpenAI还在测试更厉害的智能体功能,满足更复杂的需求,还在开发基于文档的协作工具呢。

w1.jpg

OpenAI这么做,也不奇怪。毕竟办公场景一直被看作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微软Office还是金山WPS,它们的AI化改造都还没让大家觉得特别惊艳。在这场即将席卷全球办公市场的AI风暴中,OpenAI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5月,昆仑万维也进行了战略转型。他们先是停掉了原来的天工全能AI搜索助手,然后高调推出了天工超级智能体,集成了文档、表格、PPT、网页等多个智能Agent,直接打出了“AI版Office”的旗号。

w2.jpg

与此同时,协同办公平台也没闲着。上周,飞书升级了新一代AI驱动的多维表格,钉钉发布了AI表格,企业微信也更新了智能表格的AI能力。看来,国内这三大协同办公平台都不约而同地以“AI表格”为起点,争夺AI时代的办公市场。

从大模型厂商到协同办公平台,再到微软、金山这样的传统Office大佬,这三股势力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冲击“AI重构办公”这个终极目标。旧软件正在被撬动,新的办公方式正蓄势待发。AI时代的Office,可不仅仅是写文档、做表格的地方了,它正成为每个人与AI一起工作的起点。

这场变革,可能才刚刚开始呢。

群雄逐鹿AI办公:传统大佬、大模型厂商、协同办公平台

微软、金山这些传统办公软件巨头,可是最早拥抱AI的玩家。微软2023年发布Copilot的时候,可是被看作行业风向标呢。现在Copilot已经陆续集成到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核心应用里了。在Windows 11里,Copilot甚至能观察桌面、识别屏幕上的内容,给用户提供实时指导。

WPS呢,主打模块化的AI能力布局,围绕文档、表格、演示和PDF这些核心场景推出WPS AI助手,内嵌写作润色、公式生成、图表插入、内容摘要等多种能力。后来还上线了AI头像生成、Chat with PDF和多轮问答等功能,强调从“效率工具”转向“创作助手”。

w3.jpg

但问题也来了:平台太笨重、反应速度慢。Copilot还没在大多数用户中形成高频使用习惯,真正能用的AI能力有限,还得额外付费,用户认知还没跟上。WPS虽然功能丰富,但还是停留在“助手级工具”阶段,还没真正触及办公流程的重构。

在这场变革中,传统巨头的优势在于用户和生态,但要想真正实现体验层的颠覆,还得有更彻底的产品想象力。相比之下,大模型公司对办公场景的切入路径就显得更轻、更猛,也更具颠覆性。

OpenAI可是目前声势最壮的一方。在原有的ChatGPT基础上,他们正在开发支持原生编辑Office文件的能力,用户可以直接在对话界面里创建和编辑Excel、PowerPoint文件。此外,OpenAI还在测试类似“智能体”的新功能,能自动抓取数据、生成报告、制作演示稿,一句话就能完成过去需要多个软件才能完成的工作。

还有一家值得注意的就是昆仑万维。今年5月,他们放弃了大而全的产品路线,推出了全新的“天工超级智能体”,集成了文档、PPT、表格等智能Agent,具备多模态理解与内容生成能力。据说,他们的AI成本只有OpenAI Deep Research的40%,但在多个评测中表现不输后者。

w4.jpg

跟传统厂商的“AI插件”比起来,大模型玩家的策略更像是“用AI重写办公软件”。他们不造Word、也不复刻Excel,而是希望用户直接在ChatGPT或天工里用对话就能搞定所有事情。在他们的构想中,AI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团队合伙人”。

如果说传统软件厂商强调稳,大模型公司突出猛,那飞书、钉钉、企业微信这些协同办公平台,就只能说是“卷”了。不过,他们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表格。比起Word和PPT,表格结构更清晰、任务导向更强,也更容易集成AI能力。

在最新一轮升级中,飞书多维表格率先引入了AI字段、智能公式生成、语义搜索与自动化节点,还计划向钉钉和企业微信平台开放。钉钉也紧随其后推出了AI表格,支持图文生成、音视频摘要、流程触发等80多种AI字段。企业微信也快速跟进,强调客户数据一键导入与AI批量分类。

w5.jpg

这三家平台的优势在于天然的协同能力——文档、会议、任务、审批都已成系统,AI表格作为“工作中枢”再植入智能化功能,自然衔接。而且,用户不需要额外学习,也无需迁移工具,AI就能在熟悉的界面中被用起来。

在工具之外,这类平台的底层逻辑是“组织协作”。AI在这里不是一位天才创作者,而是一位聪明的同事,帮你理解内容、提炼重点、跟进客户、生成周报。它们的路径也许不是最惊艳的,但却是最贴近真实办公场景的一条路。

AI办公拼的不是功能多,而是“闭环”

AI并不会颠覆办公,但会让办公看起来越来越不像原来的样子。

过去几十年,办公软件的底层形态几乎没怎么变过。不管是微软的Word、Excel、PowerPoint,还是国产替代者WPS、金山文档,基本都是一个“编辑器+文件系统”的模式。AI的到来,可是第一次动了这套系统的根基。

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谁做得更快”“谁功能更多”的比拼。如果说传统办公巨头手握生态和用户习惯,大模型厂商掌握通用能力和计算资源,协同平台则拥有最扎实的场景与流程。那么这三股力量的博弈,本质上是在争夺“新办公范式”的定义权。

w6.jpg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场新旧力量的更替。AI并不会直接替代传统平台,但先动手的企业已经在产品形态、用户教育、能力布局上形成了代差。OpenAI开始谋划把办公“写入”ChatGPT,飞书则是通过引入AI把表格变成了工作流中枢。这些探索未必成熟,但都在一点点改变人们对“办公”这件事的想象方式。

竞争的核心不在于谁最先接入了AI,而是谁能做出完整闭环——AI能理解你的意图,工作流能自动帮你完成任务,内容结构则能自动分类归档、复用和召回。这不再是Word对WPS、ChatGPT对Copilot的胜负之争了,而是平台能力vs.模型能力的系统性较量。没有闭环,只是堆能力;有了闭环,才是平台。

文档也正在失去原来的意义。用户不再需要写一份报告、做一张表、做一套幻灯片,而是直接用一句提示词:“帮我分析最近的销售数据,并生成一份汇报”,让AI去抓数据、找重点、排版成稿。未来我们可能面对的,不是.doc/.xls/.ppt,而是Prompt、Worklog和Auto-flow。文档不再是内容的容器,而是信息流动的一环。

w7.jpg

最终,这场竞赛的终局可能不在谁更好地延续了Office,而是谁率先迈向了“第二曲线”。就像PC取代打字机不是因为打字更快,而是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AI Office的真正机会,或许也不在复制已有的文档工具,而在重构我们和工作的关系。

办公不会消失,但“怎么办公”这件事,注定要改写一遍。现在还不是终点,只是开始。真正的AI办公还没完全出现,但已经有人在路上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1 12:41 , Processed in 0.1554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