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7|回复: 0

“AI 引爆 Steam”⁠—— 生成式 AI 681 %,引爆游戏开发大洗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9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w3.jpg


w4.jpg

2025 年登陆 Steam 的游戏里,20 % 明确标注使用生成式 AI——也就是说,每上架 5 款就有 1 款带 AI。


w5.jpg


截至 7 月 18 日,披露采用 AI 的题目已冲到 7 818 款,折算下来 平均每天近 40 款 新游戏在“AI 化”。去年全年才破千,如今几个月就秒杀纪录。


w6.jpg


与 2024 同期相比,增幅高达 681 %——这是 Steam 历史上扩散最快的技术浪潮。


w7.jpg





w8.jpg


这款土耳其 MMO 把“生成式”概念用在最显眼的地方:地图、天气、区域事件都由服务器按玩家足迹即刻拼接,宣传口号就是“走一步,世界刷新一步”。1 月 24 日进入 Steam 抢先体验时,官方宣称可探索 2016 km² 的动态大陆,并承诺半年内持续扩容。虽然首月就被吐槽服务器崩与“AI 填坑感”并存,但“边走边造世界”仍让不少硬核沙盒玩家乖乖买单。


w9.jpg


Krafton 打造的这款“韩系《模拟人生》”直接把 AI 变成卖点:输入一句文本便能给衣服、家具套上独特贴图,上传照片就能实时生成 3D 家具,甚至连城里 “Zoi” 的情绪与八卦也交给小语言模型 (sLM) 驱动。官方 Showcase 还秀出 “Video‑to‑Motion” —— 把玩家自拍动作即刻转成角色舞蹈。上市四个月,好评率维持在 77 %:玩家爱它的“无亿级 DLC 良心”,嫌它的“AI 社交只有表情包深度”。

w10.jpg


w11.jpg


独立开发者 Max Loh 用一人规模做出“全 AI 导演”的文字地牢:场景、怪物、掉落乃至玩法规则都由大型语言模型即席编排,号称“世界首款 100 % AI 生成 RPG”。2023 年 10 月上线后保持 82 % 总好评,支持者盛赞其把 AI‑Dungeon 的混沌驯成游戏;批评者则抱怨算法偶尔暴走——比如随机生成必死房间或胡乱描述道具。社区帖子将它视为“AI 写游戏的首个可玩样本”,但也提醒:规则校验与版权把关全靠作者一人监工,风险依旧肉眼可见。

w12.jpg





w13.jpg

w14.jpg
Steam 后台2025 年中报一出,直接把折线图拉成火箭:披露使用 GenAI 的游戏从去年的 1 000 款飙到7 818 款,同比+681 %,相当于每天新冒出近40 款“AI‑味儿”新作。
w15.jpg

■60 % 视觉:角色、贴图、场景一键批量,独立团队也能端出“大片感”。

■25 % 音频:TTS + AI 配器,作曲作词一条龙,“电音秒变交响”。

■15 % 文本 / 代码:支线剧情、系统对话、脚本修 Bug,全靠 Prompt “甩锅”。

w16.jpg

Valve 2024 年强制披露后,开发者必须勾选两项:

■Pre Gen:美术、音频等“资产阶段”生产力工具;

■Live Gen:游戏运行时动态生成场景/叙事,真正“边玩边算”。

报告指出,实时生成占比已逼近 1 / 4,《The Quinfall》等沙盒把整张地图都交给 AI “边走边铺路”。

w17.jpg



w18.jpg

w19.jpg



■2024 年 1 月起,Steam 后台新增 “AI Disclosure” 表单,开发者必须说明

Pre‑Gen —— 美术、音频、代码等“先做后卖”;

Live‑Gen —— 运行时实时生成内容。

■还要承诺“不侵权、不触法”,否则审核直接弹回。商店页同步出现灰底提示框,玩家点开就能看到 AI 用在何处。

w20.jpg

游戏

团队规模 / 上架

AI 用途

成绩 & 反响

My Summer Car

2 人独立 / 初版 2016 → 2025 打 AI 补丁

仅用 GenAI 画屋里 30 幅油画(Pre‑Gen)

销量 250 万+,玩家笑称“最贵的壁画包”。

The Quinfall

中型团队 / 2025 EA

Live‑Gen 处理 2 016 km² 的动态地形与天气,“边跑边造世界”

早期褒贬互见,但 AI 沙盒概念成最大卖点。

Inzoi

50 人 / 2025 EA

GenAI 词曲 + NPC 对话草稿(Pre‑Gen)

音乐预算砍半,Steam 评测两极:一派夸“省钱妙”,一派嫌“情感空洞”。

w21.jpg





w22.jpg

■省钱公式:30 % 预算、一半工期

1.在今年的 Game Developer Collective 调查里,30 % 的制作人直言 GenAI 能“直接砍掉三成开发成本”。另一头的中小团队更夸——用 AI 做概念、美术、配音,工期能快一半。

2.Steam 披露的用途拆账:60 % 视觉、25 % 音频、15 % 剧情/代码——最烧钱的环节被 AI 一口啃掉,难怪一年暴涨 681 %。

■暗礁密布:三颗大雷随时引爆

1.版权雷:Valve 已经把至少一款带疑似侵权 AI 美术的作品“原地拒绝上架”。

2.舆论雷:Frontier 在《Jurassic World Evolution 3》塞进 AI 人像,被玩家围攻 48 小时后紧急删档闭门。

3.口碑雷:老牌独游《My Summer Car》因“廉价 AI 油画”被差评轰炸,甚至出现“先把 AI 画删了我再买”的置顶贴。

■警戒线在抬高:负面情绪抬头

最新开发者民调显示,认为 GenAI“对行业有负面影响”的人,从去年的 18 % 升到 30 %。与省钱曲线一起向上爬的,是信任危机。

w23.jpg



w24.jpg

w25.jpg

•Attest 6 月调研:46 % 玩家对 AI 持正面态度,40 % 中立,仅 14 % 负面——大多数人先“观望”,并未一口拒绝。

•Reddit 每周都会冒出“AI Shame List”贴,热门帖《Nearly 8 000 games disclose GenAI use》冲到 750+ 赞、500+ 评论,怼点集中在“偷素材”“敷衍美术”。

•TikTok #gamedev 标签已累积 70 亿浏览,AI 流程 Demo 视频点赞率普遍高于手工 timelapse,同步催生“Prompt Speedrun”挑战。
w26.jpg


体验维度

AI 加持的加分

玩家诟病的减分

内容量

无限支线、动态天气,让沙盒“永不刷完”

生成剧情缺少伏笔,像读流水账

画面

小团队秒产 4K 贴图、“大片感”外观

同质化滤镜、“免洗脸”角色扑面而来

声音

TTS 配音让 NPC 全程“开口说话”

声线情绪单调,语尾断气成槽点

w27.jpg



w28.jpg

w29.jpg


w30.jpg


■ 索尼已在 PS Studios 内部试点“实时对话生成框架”;微软传闻将把 Azure AI 工具链直接集成进 ID@Xbox。


w31.jpg


■ 《The Quinfall》证明“边跑边造世界”可行,下一代云端 MMO 或让服务器实时拼地图,玩家永远踩不到别人脚印。


w32.jpg


■ 英国 CMA 调查“未披露 AI 资产”案例,若归为误导营销,最高可罚 全球营业额 4 %;业界预估 Valve 将把 AI 审核外包给第三方模型检测。

w33.jpg


w34.jpg


w35.jpg


生成式 AI 已经把“做游戏”从 assets × hours 的等式,改写成 prompts × imagination 的指数函数:一句提示词,就能孵出场景、人物、配乐,甚至整段叙事。制作管线被重新切片——概念、原画、对白、测试都能用算法并行;预算、工期和团队门槛同步下探。

w36.jpg

•创作者角色 正从画师、作曲家、关卡设计师,转型为“AI 编舞师”——思考的是风格、节奏、语义,而非每一根像素线。

•玩家角色 也在升级:当世界、剧情、对话因实时 AI 而随玩家输入滚动,他们从消费者变成共同编剧,游戏成为一次无脚本的直播。

•风险与法规 会像幽灵般伴随——版权溯源、数据伦理、同质化审美的影子随时压顶;但正是边界不明,才给了下一代创作者最大的腾挪空间。

w37.jpg

w38.jpg

w3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 16:48 , Processed in 0.23078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