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8|回复: 0

AI 邪修|让 AI 回答质量翻倍的秘密,竟然是胡言乱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关于如何用 AI,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声音。

第一种,是“提示词工程师”派。

他们把 prompt 变成了⼀门玄学,发明了各种复杂的结构、角色和公式,试图用一套完美的、结构化的指令,去“驯服”AI。

这很好,很严谨,但也无形中,为普通人立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而我,可能属于第二种,一个“AI 邪修”派。

我的核心心法,只有四个字:向 AI 呕吐。

尤其,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 P 人,思维发散,不喜拘束,那么这个门路,可能会让你打通任督二脉。

1 /

首先,我的暴论是,别再费劲写结构化提示词了(呐喊)。

我知道,所有教程都在教你写结构化的提示词,告诉你需要包含“角色、背景、任务、要求”等等要素。

但如今,已经不再是“高质量提示词 = 结构化提示词”的时代了。

AI 发展至今,其自带的 thinking mode,也就是思考模式,已经开始帮我们做大量结构化的动作了,这导致提示词的容错性大大提高。



以往 AI 是直接根据我们的信息去生成回答,然而现在它进化了,它能主动地解构你的意图,补完你没说清的上下文,甚至能洞察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深层需求。

相信大家应该见过一些 deepseek 的梗图,比如“用户现在很愤怒,我必须哄他”( ps.比男朋友洞察力高多了)。



正是因为 AI 已经如此强大,每当看到我的朋友们还在因为“不会写提示词”而浅尝辄止时,我就会感到那种“看到钱却没有捡”的痛心。

2 /

你可以,尝试与 AI 直接脑机直连,向它呕吐你所有的一切。

所以,如何写prompt 能获得 AI 的高质量回答?

最简单的答案是,尝试“脑机直连”(胡言乱语),也就是,直接向它“呕吐”你最原始、最混乱、最高带宽的意识流。

忘记结构、条理、逻辑,忘记一切你学到的和 AI 交流有关的复杂规则(除了本文的(bushi……

就像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孩子,或者一个在深夜向挚友倾诉的你,把关于这个主题,你脑子里所有的一切——你的想法、你的困惑、你的顾虑、你的渴望、你看到的碎片信息——全部,一字不落地,呕吐给它。

噼里啪啦,说到你觉得爽了、说干了为止。

OK,这就是最好的提示词。

因为当你把最真诚、最大量的原始信息投喂给它时,你恰恰是给了这个“外部大脑”最丰富的处理原料。它会像一个顶级的战略顾问,把这些混乱的信息进行分类、解构、连接、拔高,然后回馈给你一份远超你预期的、结构清晰的答案。

后来,我 80% 的时候都是使用这种方式和 AI 高效协作的。尤其对我们 P 人来说,这简直是天赐的法门,它完美地适应了我们发散、跳跃、天马行空的思维天性。



3 /

所以我非常推荐,直接用语音的方式和 AI 交流。

要达到这种毫无束缚的“呕吐”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彻底解放你的双手和你的“格式化”冲动。

答案就是:语音输入。

现在主流 AI 的 App 界面,都有一个小小的麦克风图标。点开它,你只需要像打电话一样,把脑子里那些乱麻般的想法叽里呱啦一顿输出。AI 会自动把你的语音转录成文字,然后你只要点一下发送,一次高带宽的“信息呕吐”、意识上传就完成了。

这个过程,能最大限度地让你忘记“我应该怎么写”的束缚,进入一种思维的“心流”状态。

我第一次使用这个方式和 AI 交流,心烦意乱,根本没办法打字、有条理、有逻辑地去讲述清楚,我就尝试点开麦,涕泗横流,乱说一通。转为文字时密密麻麻,我本来还想整理一番,但是当时看到就觉得头晕,索性直接发给 AI,没想到,回答的质量颇高,甚至识别出了我在哭(结果当下我哭得更厉害了)。



4 /

语音输入:ChatGPT ,然后发送给其他你更喜爱的AI模型

这里分享一点私人体验:

 体验之王:目前 ChatGPT的 Whisper模型在语音转录上,体验是最好的。转录准确度极高,而且录音的开始和结束完全由你控制,你可以中途停下来思考,不用担心被AI打断。而且还能多段语音输入。(Gemini 你反思一下,为什么我说慢点你就自动提交

 我的Workflow:有时候,我会把 ChatGPT 的语音功能当成一个中转站,在里面完成转录,然后把那段高质量的文字发送给 Gemini。(GPT老师对不起,不是不信任你,但你真的要加油了

用语音,就是为了让你彻底短路掉那个“我得写得有条理”的念头,直达你最真实、最鲜活的思考核心。

祝你胡言乱语愉快。

— ∞ —
我是零零,一个成长架构师,iCAMP 成长系统构建者。

我相信,成长不必是苦涩的自我对抗。它可以是一场,好玩又有效的个人实验。

在这里,我把“成事”当作“成长”的训练场。

用一套科学、可复制的方法,去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一个更清晰的头脑,和一颗更坚韧的心

iCAMP 是我承载这套思考的笔记系统,也是我所有实验的“操作台”。

如果你也厌倦了“要么自律到变态,要么放松到失控”的二元对立,想找到一种更科学、更自洽、更可持续的成长方式,欢迎你常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20:26 , Processed in 0.8113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