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9|回复: 0

AI视频自动化:为什么“看起来很美”的技术,离“用起来很爽”还有三公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大家好,我是段小波

过去两天,我像一个炼金术士,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试图解开AI视频自动化领域的“圣杯”之谜:我们能否,只通过一个指令,就让AI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复刻出与爆款同等质量的短视频?

在投入了十几个小时,测试了从Coze、Runway到Keling、Vidu、VEO等一系列前沿工具后,我带着一份复杂但清晰的心情,走出实验室。

我的结论是: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敬畏。我们离这个梦想前所未有的近。但在我们抵达那个“用起来很爽”的应许之地前,中间还隔着至少三公里的、由“成本”、“效率”与“可控性”构成的崎岖山路。

这,就是我这份阶段性的“战地报告”。
路径一:“表皮”的复刻 - “换人术”的诱惑与陷阱

我的第一个实验,是攻克那些依赖“强一致性”的恶搞类、日常生活类视频。这类视频的特点是,一个固定的场景和主体,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理论上,AI的“主体替换”(换人)功能,是最佳武器。

我选择了一个当前备受关注的工具——可灵(Keling)。

它的主体替换能力确实强大,如图操作,

w1.jpg

人物几乎可以被完美地嵌入到原视频中。

w2.jpg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替换了主体后,AI对原视频后半段的“剧情”理解出现了偏差,它“过于自由发挥”了,导致原视频精心设计的、作为包袱核心的“冲突点”和“搞笑点”变得不连贯。

对于需要精准复刻“剧本”的恶搞视频来说,这种“自作主张”的AI,反而破坏了作品的灵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更底层的ComfyUI工作流,希望能获得更高的控制权。但在试用了社区的几个方案后,我发现它需要极其复杂的节点调试,对于追求“效率”的自动化目标来说,这变成了一场新的、更漫长的“战斗”。

阶段性结论一: 对于强依赖“剧情一致性”的视频,“一键换脸”的自动化路径,目前还很难保证喜剧效果的稳定复现。
路径二:“灵魂”的复刻 - “扒剧情”的复杂与挑战

既然“表皮”难换,不如直接重塑“灵魂”。我的第二个实验,转向了那些无台词、但剧情跌宕起伏的故事类视频,比如这个“调皮小猫”的爆款案例。

w3.jpg

这里的核心思路是,只要“剧情相似”即可,无需像素级的一致。

我的工作流是:先用Gemini等大模型对原视频进行“视频理解”,生成分镜脚本和画面提示词。然后,再用AI视频工具,一镜一镜地重新生成。

这个路径,立刻暴露了两个新的、更核心的难题:

1. 角色一致性 (Character Consistency)

多角色、多场景的剧情,要求主角(比如小猫、爸爸、后妈)在不同镜头里,保持形象统一。

我测试了市面上主流的几个支持多角色的工具。可灵的角色一致性做得很好,操作界面也很直观

w4.jpg

但它无法准确理解角色之间的“比例关系”(小猫站起来和人一样高),也无法执行“剃头发”这种复杂的、有交互的关键动作。

Vidu的表现好一些,但同样在最关键的“剃发”动作上,执行得含糊不清。

w5.jpg

2. 多镜头生成质量与成本 (Multi-shot Quality & Cost)

在测试中,Google的VEO3表现最为惊艳。它可以在一个8秒的视频里,包含多个运镜,并且每个镜头的内容都还原得非常到位。

但问题在于,目前在Flow这类集成平台里使用,VEO3的能力是被“阉割”的。当你需要生成第二段、第三段视频来拼接剧情时,平台会把你降级到质量差很多的VEO2,且不带音频。这使得连续剧情的创作,体验和质量都急剧下降。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调用fal.ai这类平台上的VEO3 API来解决。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高昂的“金钱成本”。对于一个需要拼接几十个镜头的短视频来说,这笔费用,足以劝退绝大多数追求ROI的创作者。
最终总结:我们在哪,要去哪?

经过这一轮密集的、深入一线的侦察,我的阶段性结论是:

AI视频的技术能力,确实已经强大到令人惊叹。而且YouTube上,各种流量大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对AI视频流量变现感兴趣的,要多关注YouTube。

多角色、多分镜、高画质,这些在去年还不可想象的能力,如今都已“技术上”可行。

但是,“技术上可行”,和“成本上易控”,中间还隔着一定的距离,尤其对新入门的。

这,就是我这几天的真实见闻。至于下一个阶段,我的“炼金实验日志”将重点探索什么?

欢迎继续关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8 05:53 , Processed in 0.1172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