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67|回复: 0

[关税] 川普关税战 新车均价突破5万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上方洛杉矶生活互动  关注我们

w1.jpg

(华人今日网)尽管美国总统川普政府近期与欧盟及日本达成的关税协议在市场上引发积极反应,但其对美国消费者的实际影响正悄然浮现,尤其是在汽车产业。

w2.jpg

关税协议对美国消费者的实际影响正悄然浮现

据多家产业机构的测算,在15%的新关税全面实施后,美国市场新车的平均售价预计将首次突破5万美元大关。这项政策变革不仅牵动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更直接影响数百万家庭的购车与用车成本。

上周末,美国宣布对来自欧盟和日本的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15%的统一关税,其中包含汽车及零件。尽管此税率低于先前威胁的30%,但仍高于业界预期,且覆盖范围广泛。白宫将此称作「重大突破」,市场短期内也因政策确定性回归而表现乐观。

从油价到车价 消费者失去「喘息空间」

然而,这项政策的代价最终将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特别是在汽车领域。《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新车平均售价已接近49,000美元。若新关税全面计入供应链成本,预计将使这一数字再上涨3,000美元以上,部分豪华品牌车型的涨幅甚至可能更高。

美国近46%的汽车依赖进口

Marex分析师Edward Meir指出,这些关税协议虽对美元有利,并降低了黄金等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同时也推动了风险偏好回暖,但「结果是消费者最终要为更高价格买单。」

在经历了疫情后的供应链危机与通胀冲击后,美国汽车价格早已大幅攀升。10年前,一辆新车的平均价格仅约 3万美元,而如今,不仅新车价格昂贵,保险、维修和零件成本也同步上涨,让消费者倍感压力。

w3.jpg

尽管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车价格有所回落,这主要得益于利率稳定和供应回升。然而,根据Cox Automotive与穆迪联合发布的「购车可负担性指数」,美国普通购车者仍需用约37周的工资来购买一辆新车。虽然这低于2022 年42周的峰值,但仍远高于2012年至2021年的平均水平。

进口车型广泛受影响 美日欧车企首当其冲

美国市场近46%的汽车依赖进口,其中大多数经济型车款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丰田Prius、Subaru Impreza、马自达Miata等日系车型均在此次关税的影响范围内。来自欧洲的大众Golf、奥迪、宾士、宝马等品牌也将因15%的新关税而变得更加昂贵。

更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与加拿大。尽管目前尚未与这两个国家达成新协议,但川普政府已对不符合本地零件比例的产品征收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这将直接影响产自这两国的热销车型,如福特Maverick、雪佛兰Blazer、本田Civic和Lexus RX等。

此外,美国本土制造的车型也无法幸免。由于部分零件仍需进口,企业面临原料(特别是钢铁与铝)价格上涨的压力。川普年初起对大部分进口钢铝征收 50% 的关税,进一步压缩了车企的利润空间。

通用汽车与Stellantis已在第二季财报中明确表示,关税政策正在侵蚀其获利能力。外界预计,福特在7月30日公布的财报中也将传递类似讯息。

分摊成本只是时间问题 「降价承诺」恐难兑现

尽管目前多数车型尚未调价,但业内普遍预期,汽车制造商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耶鲁预算实验室早前测算,若征收25%的全面进口车关税,将推动每辆车成本上涨6,400美元。即便当前税率为 15%,最终成本也难以完全由制造商承担。

一位产业分析师指出:「企业或许会暂时压缩利润应对,但他们不会承担全部涨价压力,尤其是在股东对利润回报有要求的情况下。」讽刺的是,川普在2024年大选时曾承诺「把价格降下来」,但今年初他却公开表示:「我根本不在乎车企是否因此涨价。」

现实是,无论涨幅多寡,消费者最终将面对更高的购车标签、更昂贵的维修帐单以及更沉重的保险保费。等到这些影响全面反映到终端市场,那些被赞誉为「重大贸易胜利」的协议,或许将被普通美国人重新审视。

w4.jpg

更多资讯, 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Read More)

精选文章

DEA突袭艾尔蒙地地下夜店 多名华人被捕

605高速路 连环车祸4死2伤

ICE:非法居留 一律逮捕题

让美药价降低1000% 川普对欧洲下狠招

500万座热销充气泳池紧急召回 已致9童溺亡

w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8 03:35 , Processed in 0.12003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