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4|回复: 0

AI时代,我对女儿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我女儿今年9月份就满1岁了。

而AI领域的主流科学家都推测,在5-10年内,人类就会见证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即一个在知识、信息、推理、逻辑等领域内全面超越人类的通用型“工具”;(如果AI还愿意给人类当工具的话)

就算把AI发展的速度预估的再保守一点,20年后吧——也就是我女儿即将大学毕业的那年;她打开手机,应该也能使用到在信息、知识领域几乎无所不能的一个AI工具;

我作为一个理性的乐观派,AGI意识觉醒摧毁人类的事我倒是不太担心;我想的更多的是,在AI时代明确要到来的前提下,今天的这种教育模式,我还有必要让孩子去经历吗?

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大部分是基于工业化大生产,信息化专业分工下产生的制度,语数英数理化,不同的专业技能训练,都是为了让她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而这个教育模式的筛选机制是——知识记忆、标准化答题;尤其国内为甚,机械性的填鸭式灌输;这种模式在今天的AI标准下都会显得很搞笑了;

更荒诞的在于,我们又都知道教育体制的改革会往往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更别说远远赶不上AI带来的颠覆了;就像回到19世纪末,汽车出现后,学校还在教孩子补马蹄铁;电话出现后,还在教孩子背电报编码;计算器人手一个时候,每天逼孩子练算盘;

中国教育体系势必要远远落后于AI时代的变革;指望这个体系的改变来跟上节奏,我们身为国人,都深知几乎绝对不可能;

w1.jpg

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孩子的父母,我觉得还是有可能在未来脱离这个体系;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寄希望于学校,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父母和家庭;

所以,我在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那天听声东击西的播客,节目中提到,如果让你找一个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教育家会选谁?

中国是孔子,印度是佛陀,西方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以赛亚等等;

那么,他们在教导什么?

孔子从来不教种地,佛陀不教挤牛奶,苏格拉底也不教海上贸易,以赛亚也不教牧羊;他们教导的几乎都是“如何找到你自己!”“如何跟这个世界相处!”“存在是什么!”“活着的意义!”

他们教的都是让人如何成为人;而不是成为工具,成为谋生职业;

这些伟大先贤们,几乎同时出现在公元前3-6世纪的轴心时代;背后原因大概率是那几个世纪的气候上升,农业丰收,城邦,王国开始出现;随之有了一批无需生产,不用每天苦哈哈下地干活的贵族们;于是太子悉达多开始思考如何得以解脱,贵族孔子开始提倡“君子不器”;城邦的自由民苏格拉底则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但在今天,我们的教育体系核心是把人打造成工具,打造成符合工业化大分工的标准部件;

如果未来AGI时代是好的(如果是坏的,人类也灭绝了无需担心),即AGI还愿意帮助人类,大概率工作可能真的是个奢侈的事,我们人人都可能变成不愁吃穿的“贵族”;

或者我们已经半只脚踏入了这个时代的前奏;

在今天,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也不可能被饿死或冻死;人类几万年来追求的日均2000卡路里,随便一个菜市场2块钱的精粮细面都可以满足;在中国50岁以下死亡的首要因素不再是疾病、饥饿和战争,而是自杀!

我想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我们的教育系统与时代已经开始格格不入了;后续可能不是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困扰,而是成年之后找不到自己的问题;

w2.jpg

那,作为一个个体,面对我即将1岁的女儿,我该怎么办?

如果有且只有一个教育目标的话——我希望自己能保护好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天然对万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世界的;抹杀这些天赋的往往是家长,其次是学校;

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我想首先把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找回来一点吧;坚决不当死气沉沉的中年人,不当对什么都觉得无趣的废材;自己都不热爱这个世界,不想探索更多的可能,不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怎么可能保护好孩子的这份好奇心;例如,从治疗好我的电子游戏阳痿开始(刚刚下了个《死亡搁浅》,刷新了我一个老玩家对游戏的认知;不得不说小岛秀夫真的是个天才,把游戏升华到了电影艺术)

好奇心,也会引导她找到一个陪伴终生的兴趣爱好,这或许才是对抗未来不确定性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可,今天我听到身边家长最多的抱怨就是我们家孩子没啥兴趣爱好啊?你问就是打游戏玩手机啊!每次都会想反问,那家长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玩手机刷抖音?

兴趣爱好,绝对不是给她报摧毁兴趣的兴趣班(国内大部分兴趣班都是为了讨好家长,有明确业绩或考级要求),或枯燥无聊的肌肉练习课(例如钢琴、小提琴之类,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枯燥、重复,而不是欣赏音乐之美);

兴趣爱好,往往是她探索世界时,伴随她基因特点和特定环境条件,两重因素的偶然结合,自然呈现的;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喜欢的事,我们能做的,就像佛陀教导须菩提的一样,好好“善护念”,呵护好、鼓励好她对这个兴趣爱好的热爱;而不是用“你玩这个能学到什么?这有用吗?”这种方式去摧毁它;

w3.jpg

最后,我还有一点点朦胧的猜想;

AGI时代最大可能就是在纯逻辑、纯理性推理领域,AI能彻底吊打人类;换而言之,IT、理工科,甚至科学家都不复存在了;毕竟衡量AGI有个一个标准就是给定它1900年所有知识,看它能否推论出相对论、量子力学;

那反而在美术、舞蹈,甚至文学领域,我反而认为AI可能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注意,不是超越,是替代)

未来可能是更加个性的时代,各美其美;

而这种人类作为碳基生物与生俱来的独特性,我们的体验与感受,再聪明的硅基生物也很难切身感受吧;

AI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李飞飞在自传最后一段写的是

w4.jpg

这或许才是AI永远,永远无法替代的事;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被李白杜甫的诗词,被张学友周杰伦的音乐所打动的瞬间;每个人的内心感受,是AI永远无法替代的事;

所以,我相信,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才是人类最后的圣地;

所以,如果未来有一天,我女儿跟我说,她想去读中文系,当个诗人;我也会各种鼓励,只是希望那一天,人类的教育体系里面还有中文系这个选项;

w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5 22:17 , Processed in 0.11261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