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30|回复: 0

[关税] 印度为何选择了接住美国的关税大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根据媒体消息,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印度选择了“硬扛”,并表示仍将继续进口俄罗斯的石油。

为什么印度这一次会选择不惜“硬扛”美国,也要坚持继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呢?这个问题想必许多人是心存疑虑的。甚至不排除有认为印度的这个态度难以坚持多久。

w1.jpg

其实对印度无视美国关税威胁坚持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这个选择也真不难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寻找答案。

一、军备依赖:俄制武器体系构成印度国防支柱装备依赖难以替代

印度空军70%、陆军60%的核心装备(如T-90坦克、苏-30战机、S-400防空系统)依赖俄制武器。俄制装备维护体系已在印度深耕数十年,美国短期内无法提供等效替代方案。

美国曾威胁制裁印度购买俄罗斯的S-400,但印度反而加速推进卢比-卢布直接结算机制(当前占比39%并拒绝采购F-35A,转而考虑购买俄制苏-57战机只是对苏-57战机的采购计划目前因技术转让障碍暂时陷入停滞,正同步与法国谈判增购“阵风”战机。基于历史渊源等原因,俄印军事互信相较而言比美印关系更加牢固一些是可以相信的

二、能源利益:俄罗斯石油是印度经济命脉的刚需选择供应安全压倒政治站队

俄罗斯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35%-40%,日均进口量达175万桶。如果贸然切断俄油供应,印度工业体系极有可能陷入瘫痪。这放在任何哪个国家身上都是很难接受的。

俄罗斯石油长期以低于国际油价10-30美元/桶的价格供应印度,2025年俄油价格仍低于国际基准2-3美元/桶,而且2022年以来累计为印节省超百亿美元外汇

同时,印度炼化设施、运输网络(如北极航道)已适配俄油规格,且双方之间的长期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短期内转向其他油源成本代价必然高昂。莫迪政府还将战略石油储备目标从534万吨提升至1500万吨,进一步强化对俄油的结构性依赖。

支付机制的改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印俄建立卢比-卢布直接兑换体系,并通过阿联酋中转支付(占双边贸易63%),从而规避SWIFT监控。

转口贸易也是印度难以放弃的一块肥肉。印度将俄油精炼后销往欧洲,仅2024年便创造净利润190亿美元,既赚取差价又隔离政治风险,形成“商业防火墙”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除非印度是傻子才会放弃

三、战略逻辑:大国博弈中的自主生存之道

虽然印度一直以“不结盟”运动领袖自居,但实质上的“多向结盟”却是印度的传统印度外长苏杰生将印俄关系定义为“世界政治中的不变因素”。印度同时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机制”(QUAD)和金砖合作,以“全球南方代言人”身份对冲西方压力。其采购俄罗斯石油的逻辑十分清晰——“发展中国家有权获取廉价能源”这种观点在非洲、拉美地区引发共鸣,强化了印度外交话语权。

还有一点应该也是在印度的权衡之中。那就是印度心里十分清楚,美国在印太需依靠其制衡中国,因此赌定美方不敢跟自己彻底翻脸。

尽管25%关税将冲击印度纺织、珠宝等对美出口产业(占出口额18%),但据印度媒体消息,印方评估认为:美印贸易逆差达457亿美元,美国企业同样依赖印度仿制药(占美市场40%)和IT服务;

如果美国升级至二级金融制裁(如冻结印在美资产),将破坏QUAD框架,反噬美国自身还可能助推金砖国家共建替代性结算体系。因此,印度认为美方不得不对此有所忌惮。

综合前面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印度的选择有其现实与长远的双重考量。但能否扛得住美方的压力,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印度能否牢牢把握住以实质性的不可替代性(能源、军备、地缘)构筑起来的与美国之间的议价能力毕竟压力更大的其实不是印度,而是巴西。巴西遭美50%关税后强硬反击(卢拉宣称“不后悔”),给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提供了一个战略参照。印度如果过度妥协将丧失“全球南方”话语权,不过完全抗命又恐失去QUAD框架红利(这也是观察印度能否持续坚持目前离场的一个看点)。拭目以待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6 20:10 , Processed in 0.1137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