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5|回复: 0

[关税] 特朗普征收100%关税:芯片关税风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蓝字,等你关注
最近微信改版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智学标杆考察研习社”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w2.jpg

当地时间 8 月 6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 100% 关税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划破全球产业格局。

这一政策附带的 “豁免条款” 极具针对性 —— 美国本土制造(包括在建项目)可免缴关税,用关税大棒与政策诱饵的组合拳,迫使全球芯片企业向美国转移产能。这场被业内称为 “史上最狠产业干预” 的政策,正将全球半导体产业拖入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企业的 “被迫迁徙”:从博弈到妥协


政策落地仅 48 小时,苹果 CEO 库克便宣布追加 1000 亿美元美国本土投资,使其累计投入达 6000 亿美元。

w4.jpg

这一果断举动让苹果股价单日暴涨 5%,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认可其规避关税的 “最优解”。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并非主动选择 —— 苹果供应链中 90% 的芯片依赖进口,100% 关税意味着每部 iPhone 的芯片成本将直接翻倍。

紧随其后的是芯片行业的集体妥协:台积电承诺 1650 亿美元美国建厂计划,英伟达宣布 5000 亿美元 AI 基础设施投资,德州仪器则抛出 600 亿美元新建 7 家工厂的方案。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算清账目的无奈 —— 在美建厂虽比亚洲基地成本高 30%-50%,但相较 100% 的关税成本,仍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种 “胡萝卜 + 大棒” 的策略精准击中企业软肋。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全球前 20 大芯片企业中已有 17 家启动美国建厂计划,涉及总投资超 1.2 万亿美元。

某半导体设备商高管直言:“这不是市场选择,是用行政力量改写产业地图。我们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尚未投产,就已收到关税豁免函,政策意图再明显不过。”


消费者的 “账单”:从芯片涨价到通胀隐忧




w6.jpg

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 “粮食”,其成本飙升的连锁反应正沿着产业链向下传导。摩根士丹利的测算显示,iPhone 售价可能因此上涨 200 美元,新能源汽车成本增加 1500 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涨价并非短期波动 ——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模拟发现,电脑价格短期内将上涨 18.2%,而嵌入芯片的家电、服饰等商品涨价幅度可能达 40%。

普通消费者正在为这场政策买单。纽约市民马克最近打算更换笔记本电脑,发现同款机型价格较半年前上涨了 300 美元,“销售说芯片成本涨了,以后可能还会更贵”。

这种感受正在全美蔓延:二手车经销商抱怨搭载智能芯片的车型进货价上涨,家电卖场的库存周转率下降,连儿童智能手表都贴上了 “价格调整通知”。

更危险的是通胀反弹风险。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核心 PCE 物价指数中,与芯片相关的商品占比已达 23%。美联储前经济学家威廉・达德利警告:“100% 关税相当于对美国消费者加征一笔隐形税,若持续 6 个月以上,可能将通胀率推高 1.5 个百分点,迫使美联储重启加息。”


供应链的 “撕裂”:全球化的退潮与代价




当前的全球芯片供应链,是半个世纪产业分工的结晶 —— 荷兰提供光刻机,台湾生产先进制程芯片,日本供应特种材料,中国大陆负责封装测试,美国主导设计。这种精密协作让芯片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了移动互联网、AI 等技术革命。

w8.jpg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强行撕裂这一体系。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工程师透露:“美国工厂的良率比台湾本部低 12%,但为了满足‘本土制造’要求,不得不将成熟制程产能转移过来。” 更棘手的是人才缺口 ——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本土工程师缺口达 34 万人,企业不得不从亚洲高薪挖人,人力成本再增 20%。

这种 “逆全球化” 的代价正在显现。某汽车制造商的北美工厂因缺 “美国产芯片” 被迫减产,而其亚洲工厂的同款芯片却堆积如山;某消费电子企业的美国仓库里,进口芯片因关税滞留海关,本土组装线只能停工待料。

正如英特尔前 CEO 科再奇所言:“供应链不是乐高积木,强行拆分再重组,效率损失可能高达 40%。”



历史的回响:保护主义的轮回与警示




95 年前,美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将进口关税平均提高到 59%,引发全球贸易战,加剧了大萧条。如今,100% 的芯片关税正在上演相似剧情 —— 欧盟已宣布调查美国芯片补贴,计划对美国半导体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韩国表示将扩大本土芯片产能补贴;中国则加快了国产替代进程。

贸易混战的苗头已然显现。荷兰 ASML 公司暂停向美国出口部分光刻机,日本收紧半导体材料对美出口,全球芯片设备贸易额 6 月环比下降 8%。

世界贸易组织警告:“若主要经济体都跟进芯片关税,全球贸易量可能萎缩 3.2%,相当于抹去一个中等国家的 GDP。”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技术创新。芯片产业的突破依赖全球协作 ——GPU 的架构设计源自美国,制造工艺改进靠台湾,散热材料创新来自日本。

当地缘政治凌驾于技术规律之上,创新速度可能放缓。斯坦福大学半导体实验室的研究显示,供应链割裂可能使 AI 芯片的迭代周期从 18 个月延长至 3 年。



终局的隐忧:谁在为 “美国制造梦” 埋单?




短期看,苹果等企业的股价上涨似乎宣告了政策 “成功”;但长期而言,这场豪赌的成本正悄然转移。美国纳税人要为芯片工厂补贴埋单 ——《芯片与科学法案》已拨款 520 亿美元,后续可能追加;美国消费者要为涨价商品埋单;全球产业链要为效率损失埋单。

最讽刺的是,芯片关税的最大受益者或许并非美国制造业,而是那些提前布局本土产能的企业。苹果股价的飙升,本质上是市场对其 “关税规避能力” 的溢价,而非技术创新的认可。当芯片从 “全球化的结晶” 沦为 “地缘政治的筹码”,真正受损的是全人类的技术进步。

历史终将证明:产业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而非关税壁垒。当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在实施 8 年后被废除,如今的芯片关税政策或许也难逃修正命运。

但在此之前,全球经济可能已付出沉重代价 ——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保护主义就像毒品,短期镇痛,长期贻害无穷。”
如果您对标杆商务考察或其他商业领域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智学标杆考察研习社,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点赞、评论您的观点,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2025"

即免费获取30份+关于“人力资源及战略、企业管理、产品及商业思维、行业研究报告及医疗大健康”等电子福利学习资料下载链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8 23:58 , Processed in 0.1120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