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3|回复: 0

基于 Spring AI 框架开发的 AI 知识库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基于 Spring AI 框架开发的 AI 知识库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
源代码
https://www.gitpp.com/japxin/gen-project0809ruoyi-rag

支持多种 AI 模型进行知识检索和问答,并引入SearXNG搜索引擎、Neo4j知识图谱、MCP服务(高德地图、邮件、数据库)来增强大模型回答能力,使模型回答更丰富、更准确、更及时。

核心特点:
    🤖 多模型支持:适配 OpenAI、各大国内主流大模型平台,以及本地 vllm、ollama 部署📚 灵活知识库:支持 PDF、TXT、MD 等多种格式文档🕸️ 知识图谱集成:基于 Neo4j 的知识图谱问答能力🚀 简单配置:只需配置对应服务平台的 API_KEY 即可使用
项目管理

    创建、修改、删除项目项目列表展示与搜索支持多种 AI 模型类型(OpenAI 、Ollama 、智谱AI等)自定义系统提示词支持上传多种文件格式(如 PDF、DOCX、TXT、Markdown,CSV 等)支持知识图谱展示与搜索
知识库管理

    知识库列表展示与搜索知识库文件删除知识文件内容查看
AI 对话功能

    多会话管理:支持创建和管理多个聊天会话消息历史记录:保存和显示聊天历史记录流式响应:支持 AI 回复的流式显示,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普通响应:支持传统的一次性返回完整回复的模式联网搜索:支持 AI 在回答问题时进行网络搜索,获取最新信息智能补全:提供代码和文本的智能补全功能
MCP 服务

    集成文件系统、高德地图等mcp服务自定义获取时间、发送邮件、查询数据库等mcp服务
技术架构

核心技术栈

    后端框架:Spring Boot 3.3.0AI 框架:Spring AI 1.0.0数据库:MySQL、Redis、MongoDB向量存储:Qdrant Vector Store搜索引擎:SearXNG图数据库:Neo4j
主要模块

    ruoyi-admin:系统管理模块ruoyi-chat:AI 聊天核心模块ruoyi-chat-api:AI 聊天接口模块ruoyi-common:通用工具模块ruoyi-framework:框架核心模块ruoyi-system:系统功能模块ruoyi-quartz:定时任务模块ruoyi-generator:代码生成模块ruoyi-mcp-server:MCP服务端模块
AI 模型支持

    OpenAI:支持 GPT-3.5-turbo 等模型Ollama:支持 Qwen2:7b 等开源模型智谱AI:支持 智谱AI 等模型
安装部署

环境要求

    JDK 17+MySQL 8.0+MongoDB 4.0+Redis 6.0+Qdrant Vector StoreMaven 3.6+Neo4j 5.7+SearXNG 2025.7.8-fe52290
数据库配置

    创建数据库 ruoyi_rag执行 SQL 脚本:sql/ruoyi_rag.sql
配置修改

根据实际环境修改以下配置:
    数据库连接配置MongoDB 连接配置Qdrant Vector Store 配置AI 模型配置(OpenAI API Key 等)


Spring AI 是基于 Spring 生态系统构建的 AI 集成框架,旨在降低 Java 开发者将机器学习(ML)和生成式 AI 功能集成到应用程序中的门槛,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工具实现高效、可移植的智能应用开发。 以下是其核心特性、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特性:AI 与 Spring 生态的深度融合

    统一模型加载与管理
      多模型支持:覆盖 TensorFlow、PyTorch、Scikit-learn 等主流框架,以及 OpenAI、Anthropic、Hugging Face 等大模型提供商(如 GPT-3、Claude、DALL-E)。标准化接口:通过 ModelService 等接口抽象模型加载、推理流程,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框架差异,例如:
      java
      // 加载本地 TensorFlow 模型
      ModelServicemodelService=newTensorFlowModelService("path/to/model");
      // 调用远程 OpenAI 模型
      PredictionServicepredictionService=newOpenAIPredictionService("api-key");

    流水线(Pipeline)与自动化工具
      端到端流程:将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推理等步骤封装为标准化流水线,提升开发效率。例如,图像分类任务可组合为:
      数据加载 → 图像预处理 → 模型推理 → 结果后处理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提供 PromptTemplate 组件,支持动态生成和优化提示词,例如:
      java
      PromptTemplatetemplate=newPromptTemplate("请分析以下文本的情感:{text}");
      Stringprompt= template.render(Map.of("text", "这部电影太棒了!"));

    上下文管理与对话增强
      对话记忆:自动维护聊天历史和上下文状态,适用于智能客服、语音助手等场景。例如:
      java
      ChatMessagehistory=newChatMessage("user", "你好");
      ChatMessageresponse= chatService.generate("今天天气如何?", List.of(history));
      检索增强生成(RAG):集成向量数据库(如 Pinecone、Milvus),支持语义搜索和知识注入,提升模型输出准确性。

二、技术优势:简化开发,提升效率

    与 Spring 生态无缝集成
      Spring Boot 自动配置:通过 spring-boot-starter-ai 快速搭建 AI 应用基础架构,减少样板代码。依赖注入(DI)与事务管理:利用 Spring 核心功能管理 AI 组件,确保数据一致性。例如:
      java
      @Service
      publicclassAi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PredictionService predictionService;

      public String classifyText(String text) {
      return predictionService.predict(text);
      }
      }

    跨模型与云的可移植性
      统一 API 抽象:屏蔽不同 AI 服务提供商的底层差异,开发者可无缝切换模型(如从 OpenAI 切换到 Hugging Face)。容器化支持:适配 Kubernetes、Docker 等容器技术,便于云端部署和扩展。
    企业级功能增强
      监控与指标:集成 Micrometer 等工具,实时监控模型性能(如推理耗时、准确率)。安全与合规:支持数据脱敏、访问控制,满足 GDPR 等法规要求。

三、应用场景:覆盖全行业智能化需求

    智能客服系统
      对话记忆管理:维护用户历史对话上下文。意图识别:通过分类模型判断用户问题类型。动态回复生成:结合 RAG 技术提供准确答案。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 Spring AI 集成 OpenAI 模型,构建智能客服,自动回答用户咨询,响应时间缩短 80%,客户满意度提升 30%。技术实现:
    实时推荐系统
      向量嵌入:将用户偏好和视频内容转换为向量。相似度搜索:在向量数据库中快速匹配相似内容。流式推理:结合 Spring Reactor 实现实时推荐更新。

      案例:某视频平台利用 Spring AI 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生成个性化推荐,用户观看时长增加 25%。技术实现:
    自动化流程优化
      文档解析:提取单据关键信息。规则引擎:结合 AI 模型判断合规性。异步处理:通过 Spring Cloud Stream 实现消息驱动。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 Spring AI 嵌入审批流程,自动判断单据合规性,审批效率提升 50%。技术实现:

四、未来趋势:AI 与低代码的深度融合

    低代码化开发
      拖拽式模型调用:在低代码平台中直接选择 AI 模型并配置参数。动态表单生成:根据 AI 输出自动生成用户界面。

      Spring AI 可与低代码平台(如 Appsmith)结合,通过可视化界面配置 AI 组件,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例如:
    多模态交互
      图像描述生成:用户上传图片,AI 生成文字描述。语音交互:通过语音识别模型将语音转换为文本,再调用 LLM 生成回复。

      支持文本、图像、语音等多模态输入输出,例如:
    边缘计算与实时推理
      结合 Spring Native 和 GraalVM,实现 AI 模型的轻量化部署,支持边缘设备(如 IoT 网关)上的实时推理。



w1.jpg

基于 Spring AI 框架开发的 AI 知识库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
源代码
https://www.gitpp.com/japxin/gen-project0809ruoyi-rag

支持多种 AI 模型进行知识检索和问答,并引入SearXNG搜索引擎、Neo4j知识图谱、MCP服务(高德地图、邮件、数据库)来增强大模型回答能力,使模型回答更丰富、更准确、更及时。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6 13:33 , Processed in 0.10811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