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13|回复: 1

[财经新闻] 美企回购创历史新高 2025年预计达1.1万亿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美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回购自家股票。据《华尔街日报》(WSJ)报道,2025年企业股票回购总额有望创下1.1万亿美元的纪录。今年迄今,企业已宣布的回购金额达9836亿美元。上述数据来自金融研究与资产管理公司Birinyi Associates,该机构的统计可追溯至1982年。

us-flag-219757_1280.jpg

这一趋势主要由大型银行和科技公司引领。《华尔街日报》指出,苹果(Apple)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是最大回购方之一,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公布了类似计划。

苹果与Alphabet领跑
苹果今年5月宣布,将投入最多100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根据7月发布的季度财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63亿美元。上季度,苹果加快回购步伐,斥资235亿美元购回股票,此举被视为将大量海外资金调回美国的信号。2012年8月至2018年3月,苹果累计向股东返还资金达2750亿美元。Alphabet则在年初宣布一项7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并称持有约210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在银行业,摩根大通7月宣布计划回购价值500亿美元的股票;美国银行公布了4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摩根士丹利则再次批准高达20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

企业“现金充裕”主要得益于利润大幅增长及减税政策的推动,同时股价也已从关税引发的低潮中反弹。不过,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令不少企业的投资计划搁置,使得回购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Birinyi Associates总裁杰弗里·耶鲁·鲁宾(Jeffrey Yale Rubin)表示:“形势比大家想象的要好。企业正‘游在钱海里’,在盈利改善之前,它们的财务状况就已十分稳健。”

或预示潜在风险?
Birinyi Associates数据显示,回购公告在7月特别集中。当时,受强劲盈利、一系列贸易协议及经济稳健迹象推动,美股创下新高。7月美企宣布的回购总额高达1656亿美元,超过2006年7月创下的877亿美元纪录。

股票回购不仅减少了流通股数量,还能提高每股收益,并常常推高股价。然而,WSJ指出,批评者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回购是在高估值背景下支撑市场。一些分析师担心,相较于投资,企业偏向回购可能意味着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将长期抑制经济增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8-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企业的股票回购正在以历史性规模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今年企业宣布的回购金额已接近9840亿美元,主要由大型银行和科技公司引领。

苹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是最大的回购公司之一。苹果今年计划投入最多1000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并在最近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其持有大量现金。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回购计划。

尽管股票回购能够提高每股收益并可能推升股价,但一些分析师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是在高估值环境中支撑市场的信号,且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总的来看,虽然当前企业利润增长和减税政策导致“现金充裕”,但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使得回购成为更加吸引人的选择。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5 12:26 , Processed in 0.1229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