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21|回复: 0

[关税] 关税,新帝国特惠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2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唐纳德·特朗普认为他在贸易方面正取得胜利,但美国将会遭受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新的贸易秩序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曾经的规则、稳定和低关税已被一种“帝国特惠制”体系取代。关税不仅变得更高,而且是由总统的个人意愿来设定。加拿大和印度惹恼了唐纳德·特朗普,所以它们可能面临35% - 50%的关税。为了规避威胁,欧盟、日本和韩国都匆忙与美国达成了协议。特朗普怪异地将贸易逆差视为“盗窃”,他对数十个其他贸易伙伴征收了10% - 41%的“对等”关税,这些关税于8月7日生效。  



一种具有误导性的观点正在蔓延,即因为特朗普在发号施令,所以美国正在赢得胜利。世界尚未陷入全面的贸易战;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国家进行了报复,而其他大多数国家都屈服了,接受了更高的关税,开放了自己的市场,并承诺向美国大量投资。就连金融市场似乎也默许了;尽管在4月总统公布“解放日”关税时,市场曾大幅下跌,但这次它们对这些关税的反应较为平淡。然而,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特朗普开启的这一系列举措,最终会让美国遭受损失,而非赢得胜利。

首先来看看“高关税惩罚的不是美国,而是其贸易伙伴”这一观点。据耶鲁预算实验室的数据,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已攀升至18%,几乎是1月份的8倍,接近大萧条时期的水平。在“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的描述里,这是一场胜利,因为美国的贸易伙伴在承受更高关税,而美国海关每月能进账近300亿美元。

但这是对贸易的根本误解。特朗普提高关税时,是在剥夺本国同胞以低价购物的选择权,伤害他们的利益。多年的经验表明,关税对商品买家的伤害,远比对卖家的伤害大。尽管外国供应商此次降价幅度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关税时更大,高盛分析师仍估计,截至目前,高达五分之四的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问问福特或通用汽车就知道了: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称,仅今年第二季度,它们就分别支付了8亿美元和11亿美元的关税成本。  

那么,市场反应平淡又该如何解释呢?标准普尔500指数依然较“解放日”时高出约10%;美元虽有贬值,但近几周走强。然而,市场是因美国异常火爆的人工智能热潮而得到支撑,这一热潮推高了大型科技公司的预期收益。投资者或许还期望企业会转移供应链,以降低关税成本。贸易协议的细节仍不明朗。还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态势可能在起作用:市场或许预计,随着关税带来的痛苦显现,总统会退缩,但市场这种缺乏反应的情况可能会让他更有底气推进关税政策。  

美国将为此付出代价。其长期的经济扩张已承压: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未达预期,通胀高得令人失望。近来,就业岗位创造速度放缓,一项针对企业老板的调查显示,服务业活动可能濒临停滞。但关税的全面影响将在长期显现。特朗普正摒弃一个可预测的多边体系(该体系对大多数产品不论产地,适用统一关税税率),转而采用双边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税率依商品产地不同而变化,且需不断谈判。下次受到奉承时,总统会考虑豁免关税);下次不满时,又会威胁加征关税。

曾经,美国消费者因国内外生产商竞相向其销售产品而有大量选择;如今,成功的企业不仅要靠创新,还要靠精通于利用这套(贸易)体系。巨额资金将用于游说。企业会面临不必要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将在创新和选择上受损。但由于无法看到贸易自由流动的另一种(假设)情形,选民可能意识不到是什么在伤害他们。  

这就是特朗普这套体系难以被推翻的原因之一。若未来的总统想要降低关税,会遭到习惯躲在关税背后、已在全球丧失竞争力的美国企业的激烈游说。如果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原本能有更多选择,就很少有人会呼吁改变。要是降低贸易壁垒意味着放弃当下的税收,换取未来更广泛的繁荣,议员们也可能不愿这么做。这套新体系不仅有害,甚至可能在特朗普退休去打高尔夫球之后,仍长期存在。

谢谢您的阅读,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4 09:33 , Processed in 0.0836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