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1|回复: 0

[关税]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24%对等关税暂停90天,保留10%!养殖户与农牧企业如何抢占窗口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8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忆及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日内瓦联合声明”);以及考虑到双方2025年6月9至10日伦敦会谈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双方忆及日内瓦联合声明下所作承诺,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一、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二、中国将继续(一)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并(二)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的商定,采取或者维持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本联合声明基于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讨论情况。本次会谈是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所建立的机制框架下召开的会议。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w3.jpg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8月12日公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内容如下: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在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w4.jpg

对于此次中美联合声明,将对畜牧养殖行业有什么影响?从业人员该如何把握关税暂停期间的机遇?小编尝试咨询deepseek,看有什么回答,仅供参考。

w5.jpg
问:中美再次暂停实施相互24%关税90天,对农牧养殖行业有什么影响?
deepseek中美双方决定再次暂停实施相互24%关税90(保留10%的基准关税),这一政策调整对中国农牧养殖行业将产生多方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饲料成本、肉类进口、市场供需及行业竞争格局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1. 饲料原料成本压力缓解,但影响有限

·豆粕、玉米等进口成本下降
此前中国对美大豆加征关税推高了豆粕价格,此次暂停24%关税后,美豆进口成本降低,可能带动国内豆粕价格小幅回落。但依赖度已降低:中国对美豆进口依赖度从2017年的34%降至2024年的21%,巴西大豆占比达70%,因此实际成本改善幅度可能有限。

·玉米市场影响较小
国内玉米价格主要受储备粮拍卖和新季上市影响,关税调整对玉米市场直接影响较弱。

综合影响:饲料企业成本压力略有缓解,但南美大豆仍占主导,行业可能维持多元化采购策略。

2. 肉类进口竞争格局变化

·猪肉进口或小幅增加

中国对美猪肉进口依赖度低(仅占0.13%),关税降低可能刺激部分进口,但国内生猪产能充足,预计对猪价压制作用有限。

·鸡肉进口竞争加剧

美国鸡肉性价比提升,可能冲击国内市场,但受进口配额限制(2024年仅占4.4%),影响可控。

·牛肉进口格局稳定

中国牛肉进口主要依赖巴西、阿根廷(占80%以上),美牛进口恢复或仅影响高端市场。

综合影响:肉类进口小幅波动,但国内供需仍是主导因素。

3. 养殖业利润空间或改善

·饲料成本下降
豆粕、玉米等价格回落可降低生猪、禽类养殖成本,缓解行业亏损压力。

·但猪价仍受供需主导
当前生猪市场供强需弱,饲料成本改善或延缓产能去化,但不会改变周期下行趋势。

综合影响:中小养殖户压力略有减轻,但行业整合仍将继续。

4. 长期供应链调整与政策风险

·进口多元化趋势延续
尽管关税暂停,中国企业仍倾向于维持巴西、阿根廷等替代供应渠道,避免过度依赖美国。

·政策不确定性仍存
90天后若谈判未果,关税可能重新加征,企业需关注期货套保、库存管理等风险对冲手段。

综合影响:行业需保持灵活供应链策略,应对潜在政策波动。

5. 对水产养殖的间接影响

·鱼粉、豆粕替代效应
若豆粕价格回落,水产饲料成本可能降低,但鱼粉市场仍受秘鲁供应影响,短期波动有限。

·罗非鱼出口或受益
此前美国对中国罗非鱼征收高关税(最高179%),若未来进一步降低关税,可能提振出口。

综合影响:水产养殖成本压力减轻,但出口市场恢复仍需观察。

总结

此次关税暂停90天对农牧养殖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饲料成本小幅下降,但受南美供应主导,改善有限。
肉类进口竞争略有增强,但国内供需仍是主要驱动因素。
养殖利润或边际改善,但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长期政策风险仍存,企业需保持供应链多元化。

未来需关注812日缓冲期结束后中美谈判进展,以及914日关税豁免全面失效后的市场反应。

本回答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w6.jpg
问:畜牧从业人员如何利用中美暂停关税期间,把握公司或个人的发展机遇?
deepseek中美暂停24%关税90天的政策窗口期(2025812日至1112日),为畜牧从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调整机遇。以下是企业和个人可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向,结合行业现状和政策红利:

一、饲料成本优化:锁定低价原料,调整配方策略

1短期采购策略

·利用美豆关税暂停窗口,分批锁定低价豆粕。当前豆粕价格已从4月高点3770/吨回落至3000/吨左右,未来可能进一步下探。

·对比巴西、阿根廷大豆价格,优化进口比例,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2长期配方调整

·结合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如菜粕、棉粕),降低对进口豆粕的依赖,同时利用关税暂停期测试新配方的经济性。

·关注低蛋白日粮技术,减少成本波动风险。

二、养殖端:加速产能调整与技术升级

1生猪养殖

·淘汰低效产能:当前能繁母猪存栏仍超正常保有量3.9%,饲料成本下降可能延缓去化,需主动淘汰低产母猪以应对猪周期下行。

·种猪基因优化:利用关税暂停期,引进美国高性能种猪(如料肉比2.3:1的品种),或加强与国际育种企业的技术合作。

2奶牛养殖

·抓住肉牛价格上涨窗口,加速淘汰低产奶牛,将资源集中于高产核心牛群。

·推广性控冻精技术,优化牛群结构,提升单产效率。

三、产业链延伸:布局高附加值领域

1加工与品牌化

·中小牧场可探索奶农办加工模式(如奶酪、酸奶深加工),利用关税暂停期低成本进口设备或技术。

·猪肉养殖企业可转向高端品牌肉生产,利用饲料成本下降红利提升产品溢价。

2种养结合

·配套种植青贮饲料(如每头奶牛配套2亩地),降低饲料运输成本,同时消化粪污资源。

四、风险管理:对冲政策与市场波动

1期货套保

·利用豆粕、玉米期货工具锁定未来3个月的原料成本,避免关税政策反复带来的价格反弹。

2供应链多元化

·维持南美大豆、欧盟种猪等替代渠道,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

五、个人职业发展:技能与资源储备

1技术培训

·学习智能化养殖设备操作、低碳排放管理等新技术,适应行业转型需求。

2行业资源整合

·加入行业协会或合作社,获取政策补贴信息(如青贮贷、种养结合补贴)。

关键风险提示

·政策反复:90天后若谈判破裂,关税可能恢复,需提前规划应对方案。

·产能过剩:饲料成本下降可能延缓行业去产能,需警惕猪价长期低迷。

总结:从业人员应抓住关税暂停期的成本红利和技术合作窗口,但需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抗风险能力,重点布局效率提升和产业链延伸。

本回答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w7.jpg
转载声明

来源:国务院、新华社、央视新闻、deepseek等

编辑:陈有柏


w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4 13:39 , Processed in 0.12899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