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58|回复: 0

[关税] 中美关税"悬崖勒马"暂缓90天,汽车行业相关关税或发生重大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3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汽车新闻8月13日报道,中美将关税休战延长90天,力求达成一项可能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贸易协议。

w1.jpg

(图片来源:彭博社)

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对大多数中国商品30%的关税延长至11月10日。就在几小时后,这些关税本将升至145%。中国商务部也发布了暂停加征关税的通知,维持对美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避免其税率升至125%。

8月11日,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在谈判中取得了进展。“他们处理得很好,” 他说,“我和习主席的关系非常好。”尽管如此,谈判仍存在一些障碍,包括与中国的稀土磁体和矿物相关的问题,这些对汽车行业至关重要。

以下是当前中美之间的关税情况和贸易谈判的进展。

中国的关税如何适用于汽车行业

美国目前对大多数中国商品征收30%的关税,其中包括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以芬太尼走私为由加征的20%关税,以及10%的 “对等” 关税。特朗普政府称,对等关税是针对贸易伙伴的关税,其依据是贸易逆差以及美国政府所认为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然而,只有部分中国对美汽车出口产品需缴纳30%的进口税率。来自中国的汽车以及部分零部件,除了要缴纳2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外,还要缴纳特朗普6月实施的25%的汽车关税。

无论哪个国家,汽车关税都不会与对等关税叠加。不过,对等关税适用于所有未被纳入汽车关税范围的零部件。

特朗普之前的政府实施的关税仍然有效。例如,前总统拜登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以及对中国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征收25%的关税等措施仍然有效。

贸易谈判持续进行,稀土成为焦点

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两国正在 “就一些技术问题” 进行谈判,包括与稀土出口相关的议题。Greer说:“我认为事情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今年早些时候,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了限制。这一限制导致北美和欧洲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在5月和6月因短缺而停产或减产。今年6月,中美达成了一项有限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承诺增加稀土和磁铁的出口。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与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对比

与中国的谈判与美国同其他国家的谈判不在同一时间线上。

7月下旬,美国政府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协议,将美国对大多数商品的关税设定为15%。

这一税率将适用于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不过汽车行业仍在等待特朗普发布正式降低对这些国家商品的汽车关税的行政命令。在那之前,对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以及部分零部件的关税仍为25%。

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及零部件仍征收25%的汽车关税,但有例外情况。符合《美墨加协定》优惠待遇规则的汽车,仅对其非美国产内容的价值征收25%的关税。符合《美墨加协定》规则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零部件不额外征收任何关税。

中美双方在关税生效前数小时达成协议,将原定升至145%的关税延期90天,为汽车贸易赢得喘息空间。谈判聚焦稀土供应链稳定性——此前出口限制曾影响全球车企生产。尽管美欧日韩关税降至15%,中国车企仍需利用窗口期应对复杂税制,后续进展将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

(编译:全球汽贸网 Lucy)

w2.jpg

w3.jpg

往期推荐

w4.jpg

美国车桥Q2净利润翻倍背后:燃油车红利未尽,本土化与电气化如何平衡?

w5.jpg

净利暴跌30%却逆势上调预期!博格华纳财报暗藏行业转型玄机

w6.jpg

【紧急寻源】碰撞电源模块,钳体毛坯,支架毛坯,转向节毛坯,MGU外壳,齿轮,铝压铸件,紧固件,纸箱,彩盒,小型注塑件等

w7.jpg

通用与现代达成首次合作:将联合开发五款车型,目标年产能80万辆

w8.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0 14:08 , Processed in 0.1385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