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1|回复: 0

AI热点追踪:七月,那些改变未来的AI时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养老新图景

7 月 26 日至 29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盛大召开。这场全球型高新技术大会,吸引了超 800 家企业参展,3000 多种高新产品展出,涵盖 40 余款大模型、50 余款 AI 终端产品、60 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 100 余款 “全球首发”“中国首秀” 的重磅新品 ,为我们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而其中,AI 在养老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一大热点,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智能养老的全新图景。

情感陪伴智能化,技术如何走进人心

作为 AI 技术与机器人的具象化结合,AI 陪伴机器人始终是 “智慧养老”“科技适老” 领域的重要关注方向。在本次大会上,传统通信巨头中兴通讯推出了情感陪伴机器人 “Mochi”。它以 AI 技术 + 情感陪伴 + 宠物形态的模式,构建出独特的陪伴型机器人。“Mochi” 看上去像一个电子毛绒玩具,未来接入中兴通讯的 “AI 云电脑” 生态后,可与家里的电视、平板、电脑联动,实现语音控制等功能。中兴还计划加入声源定位、声纹识别等功能,使其更贴近全能管家的形态 。

创新企业绘话智能展出的主动式 AI 陪伴机器人 “小白” 也十分吸睛。“小白” 的核心能力是主动发起对话和关怀,它不只是被动等待指令,还会主动开启话题,进行日常问候、提出健康建议、提醒备忘事项,真正走进老人的生活 。

宠物形态的 AI 陪伴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年初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TCL 发布的全球首款分体式 AI 陪伴机器人 “Ai Me”,以玩偶形态提供人与机器人的情感链接。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的 AI 陪伴产品正从单纯的语音交互向多模态情感交互转变。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屏幕、传感器、云端算力等一系列设备,实现 “视觉感知 + 语言交流 + 主体动作” 的整合,让 AI 陪伴从 “能聊天” 升级为 “懂情感”,真正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

从产业角度而言,情感陪伴类 AI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相对于复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以泛宠物形态的陪伴型机器人更容易成为传统企业切入 AI 智能机器人的窗口,也更能填补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空白。

生活服务具身化,机器人不再袖手旁观

具身智能是当下 AI 技术应用与智能终端发展方向的关键命题,也是 AI 与机器人落地的具体呈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AI 模型的持续优化,具身智能机器人正逐渐褪去 “玻璃大炮” 的外衣,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得力智能助手。具身智能赋予机器人行动与感知能力,使其通过与真实环境的互动,不断修正自身模型和策略,具备感知、决策和行动能力 。

在此次大会上,大量具身智能机器人涌现。四川具身科技研发的天行者 2 号,全身搭载 55 个自由度关节,在极高自由度的仿生驱动下,能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它还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支持语音指令、手势识别、表情反馈三重交互。该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推出主打老年陪护与儿童教育的情感交互机器人,支持方言对话与健康监测 。

傅利叶智能新品 GR-3 医用康养机器人也在本届大会上首次亮相。GR-3 是傅利叶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医用康养机器人,将生理监测与心理陪伴两大核心需求融为一体。其搭载的多模态感知系统能够精准捕捉使用者的表情变化、语音语调与肢体语言,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个性化的情感反馈。傅利叶智能还推出 “具身智能康复港” 平台,以一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康养场景解决方案 。

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 “齐家 Q1”,是一款专为养老照护场景定制的人形机器人,具备双重形态。在操作形态下,它支持喂饭、翻身、递物、语音交互等任务;在轮椅形态中,老人可直接乘坐,支持自主导航与手动引导。两种形态之间的切换,只需通过一键语音或触控指令完成机器人本体的身体朝向旋转,无需任何硬件重构,真正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 。

宇树科技带来的新家庭服务机器人,具备基础的清洁、物品搬运等功能,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虽然并非都专门针对养老场景设计,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化应用,无疑将大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

具身智能赛道的冰火两重天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具身智能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精彩展示,让人们对这一赛道的未来充满期待。而在大会之外,具身智能赛道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展现出其发展的冰火两重天态势。

智元机器人中标大单与宇树科技上市辅导

7 月 12 日,智元机器人联合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超 1.2 亿元的机器人大单。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采购包 1 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 7800 万元 (含税);宇树科技中标采购包 2 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 4605 万元 (含税) 。这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披露中标金额最高的订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目前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数千台。宇树科技则以四足机器人起家,于 2023 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 H1,后又发布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 G1,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关注 。

仅仅 6 天后,7 月 18 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这一消息进一步彰显了具身智能赛道的热度,也表明宇树科技在商业化和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了解,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上市是对公司过去九年发展历程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从 2018 年开始,宇树就开始做海外市场的生意,过往几年中,宇树有平均 50% 的业绩来自 “出海”。他还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有望保持每年翻一番的增长节奏 。

投资人看空人形机器人

然而,就在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在具身智能赛道上高歌猛进之时,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却高喊 “清仓看空” 人形机器人。朱啸虎表示,具身智能目前是估值过高的赛道,因为其 “高度共识,没有商业化路径”,因此最近几个月他们的天使基金已经陆续退出了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他质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前景,称 “我问这几个(退出项目的)CEO,你们商业化可能的客户在哪里?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客户,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朱啸虎的观点在人形机器人行业激起了轩然大波。在 2025 年,资本对具身智能的热情空前高涨,而朱啸虎几乎是唯一一个公开表示怀疑态度的投资人。不过,这也是朱啸虎一以贯之的投资思路,他一直以来对 “风口” 和 “共识” 都嗤之以鼻,反复强调 “非共识才能赚钱”。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很快就在朋友圈喊话,不同意朱啸虎的观点,称 “(机器人行业)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

智元机器人的商业探索

面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质疑,智元机器人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了智元机器人在商业应用方面的进展和规划 。

在工业场景方面,智元机器人已经与一些企业展开合作,进行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测试。例如,智元的 A2-W(轮式)机器人在富临精工的工厂开展了三小时的直播,展示了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包括物料搬运、零件装配等任务。姚卯青表示,目前已经连续做到一万次零失误,几乎达到人的水平。未来一年左右,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案例出现 。

在科研领域,智元机器人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机器人平台,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具身智能的有力工具。这些机器人可以用于探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环境感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 。

在交互服务场景,智元机器人已经实现了批量部署。公司表示,目前已在运营商展厅、金融行业展厅及网点、企业展厅、汽车展台等多个场景中应用。其中,中国移动定制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主要会应用在移动这样的运营商的门店、营业厅里面去做一些接待讲解等交互的工作。后续还会持续探索在酒店、银行等服务接待场景的应用 。

从盈利模式来看,智元机器人目前主要通过机器人产品的销售、定制化服务以及与合作伙伴的项目合作来实现收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拓展,智元机器人还计划开展机器人租赁业务,进一步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拓展市场份额 。

尽管智元机器人在商业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上,虽然机器人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已经表现出不错的能力,但要实现真正的通用智能,还需要在人工智能算法、硬件性能、传感器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成本上,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市场方面,消费者和企业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培育仍需时间 。

智能财务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财务变革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众多精彩活动中,“智能财务论坛” 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探讨人工智能与财务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

论坛嘉宾与议题

7 月 28 日,“智能财务论坛” 在上海世博中心蓝厅隆重举行。上海市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项目学员及对口支援省市职业院校软件专业教师赴上海企业实践项目教师,与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知名企业及学术机构的各界嘉宾齐聚一堂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裘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及党委副书记卢文彬、中信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及副行长谷凌云、浦发银行总行副行长丁蔚等先后致辞,阐述了智能财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围绕 “商业银行服务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范式改革” 展开深入分析,为在场听众呈现了金融与工业互联融合的创新路径;ACCA 技术研究总监 AlistairBrisbourne(柏睿安)以 “AI 时代:行业变革与重塑” 为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对行业转型的深远影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结合调查报告和文献,剖析了智能财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汇付天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穆海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及总会计师刘正昶等业内专家,也分别就数字化支付、人工智能重塑财务管理新生态等话题分享了宝贵见解 。

发布报告与签约仪式

论坛中,“2025 年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调查报告(白皮书)” 发布,全面审视了中国企业在财务智能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动向、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并通过对标行业领先实践,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智能财务生态联盟签约仪式也在论坛上举行,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加入,进一步展现了智能财务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合作共识,各方将合作并进、资源共享、场景共创,推动企业财务智能化建设的创新升级 。

对职教发展的意义

对于上海市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项目学员及相关教师来说,此次论坛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全程认真参与论坛各项环节,深入学习了智能财务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案例及发展趋势 。此次参会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学术视野,更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方向,有助于推动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深度对接,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

AI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回顾刚刚过去的七月,人工智能领域热点不断,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AI 在养老、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展示,到具身智能赛道的资本角逐与商业化探讨,再到智能财务论坛上对财务领域变革的深入剖析,我们看到了 AI 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潜力 。AI 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还是助力财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AI 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

然而,AI 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成本高、市场认知度低等挑战,智能财务在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充分发挥 AI 的优势,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

在未来,AI 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福祉。但我们也要保持理性,认识到 AI 发展中的困难,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和各界共同努力下,AI 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 04:43 , Processed in 0.0838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