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9|回复: 0

[一带一路] 王逸舟讲师:一带一路: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邀请王逸舟授课:18953412257(同微信)

一带一路”面临的难题
  A,当事国政局及安全形势动荡的冲击
  B,项目设计招标融资运作缺乏透明度
  C,合作方债务风险及承受力的低评估
  D,生态及劳工保护国际标准的不熟悉
  E,某些传统大国冷嘲热讽和抵制干扰
深度剖析: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一)
  当代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1.毛泽东时代:不断革命的方针
  2.邓小平时代:发展第一的主题
  3.中国新一代:全球利益新追求

深度剖析: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二)
  1.大国竞争衬托的中国崛起
  2.全球资源配置的中国脚本
  3.国际经贸过程的中国动力
  4.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意义
深度剖析: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三)
  “成长的烦恼”:
  1.压力陡增的领事保护难题
  2.棘手复杂的周边海洋纠纷
  3.日益严峻的能源外部依赖
  4.战略透支风险正与时俱增
  5. 不确定世界中的大国角力
硬核问题:中国距顶级强国有多远?
  以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为例:
  1.“中国第一”感受与迷思
  2.国际话语及规则力的缺失
  3.世界安全维护能力的短板
  4.价值观与对外形象的不足

w1.jpg

王逸舟1957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员。

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1957年出生在武汉市。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湖北省钟祥县长滩公社知青农场劳动两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7年底考入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数所院校的客座教授或研究员,以及国内外十几家学术刊物的编委。近年来主持完成[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转型]等重大科研项目。迄今为止,到过5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会、讲学和参观。

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政治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1982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198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该院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1992年5月在本院马列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等职。主要著作有:《匈牙利道路》(1987)、《波兰危机》(1988)、《当代国际政治析论》(1995)、《西方国际政治学》(1998)、《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2003)、《中国外交新高地》(2008)。译著包括:《经济体制》(1987)、《政治与市场》(1992)、《政治学概论》(1993)、《权力精英》(1994)。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先后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访学、研究和参会;其中,1996年到1997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做访问学者。

讲师背景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

擅长领域

国际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在新世纪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w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6 00:07 , Processed in 0.1060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