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1|回复: 0

[一带一路] 预警|宁波市贸促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总第7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1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

w3.jpg

2025年8月20日

2025年第73期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加拿大:卑诗省反对党领袖呼吁取消与中国船厂的合同

2025年8月18日获悉,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卑诗省(B.C.)反对党领袖呼吁省政府取消卑诗省渡轮公司(BC Ferries)与中国船厂签订的数十亿加元造船合同。

加拿大卑诗省保守党领袖约翰·拉斯塔德(John Rustad)表示,在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背景下,这笔交易应取消。中国近日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产品征收75.8%的关税,预计将给该行业带来50亿加元的打击。另外,加拿大最大造船厂达维指责该决定忽视本国制造,称中国造船受益于巨额补贴、低工资、环保和劳工标准薄弱,致使本地厂商无力竞争。

自今年BC Ferries宣布将四艘新大型渡轮的建造合同交由中国招商工业集团威海船厂承担以来,该渡轮公司一直受各方批评。渡轮公司表示,没有加拿大船厂参与该项目投标,而中国的投标价格比欧洲竞争对手低约12亿加元。

【原文出处:加拿大新闻社】

2. 日本:经产省和财务省对中韩镀锌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年8月18日获悉,《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和财务省近日宣布,以韩国产品和中国产品涉嫌以不正当的低价向日本出口为由,开始对镀锌钢板和钢带展开反倾销调查。

据悉,调查对象为热镀锌钢带和钢板,其用于防护栏和住宅建材等。日方当局要求中日韩厂商及进口商等相关方提交资料,调查原则上将在1年内完成,并判断是否为保护日本国内产业而加征关税。

镀锌钢板具有防腐蚀效果,用于输电铁塔、护栏、汽车零部件、冰箱等家电产品。在日本2024年进口中,韩国产品占接近5成,中国产品占4成左右。由于认为中韩两国产品的价格过低,导致日本国内产业遭受损失,日本制铁、日铁钢板、神户制钢所、淀川制钢所等日本国内四家大型钢企已于4月向日本财务省提交了要求实施调查的申请书。

【原文出处:《日经中文网》】

3. 美国:联邦通信委制定海底光缆规则以维护国家安全

2025年8月18日获悉,彭博社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8月初发布新规,推进海底数据光缆的部署和安全保障,旨在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并加强美国在人工智能和下一代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海底光缆长期以来对全球通信至关重要,承载全球约99%的互联网流量并支持每天超10万亿美元额度的金融交易,但也易受破坏和攻击。该新规加强了安全要求,并限制被视为国家安全风险的外国实体参与。某些由敌对政府控制公司的许可申请现在将面临拒绝推定,即除非申请人能证明该项目不会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否则不可能获批。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伦丹·卡尔(Brendan Carr)表示:“我们不仅希望部署新的海底光缆,还希望确保光缆安全。”该机构委员奥利维亚·特拉斯蒂(Olivia Trusty)警告称:“海底光缆特别易受间谍、破坏和监视等攻击,我们的全球竞争对手深知这点,这也是现在出台新规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文出处:彭博社】

4. 德国:经济部推出路线图,希望降低对中国永磁体依赖

2025年8月18日获悉,德国之声报道,德国经济部与欧洲风电产业联合推出一份路线图。德经济部希望降低风力涡轮机关键零部件“永磁体”对中国的依赖。德国经济部警告,风力发电(尤其是海上风电)依赖的强力永磁体约九成来自中国,而生产永磁体的稀土资源也同样严重依赖中国。

新发布的路线图计划在2030年以前,实现30%的永磁体来自替代性来源。到2035年,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0%。此外,到2030年,至少35%的稀土来自替代性来源。根据德国政府能源战略,2030年德国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升至30吉瓦,用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要完成绿色转型,稀土供应成为其瓶颈。

为实现来源多样化,德国经济部所提出的措施包括“对海外投资的扶持、原材料基金的设立、能源科研以及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友好国家建立伙伴关系”。据路透社报道,相关步骤是德国政府所谓对华“去风险”战略的一部分。俄乌冲突后引发的能源危机,也显示出在能源供应领域过于依靠单一供应方的风险。

【原文出处:德国之声】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德国:多种利好导致未来德欧电动汽车需求量有望上涨

2025年8月18日获悉,ntv新闻网报道,考虑折扣等因素,德国最畅销电动汽车与内燃机车型平均价格差距已缩小至不足3000欧元,较去年同期缩小逾50%。造成变化的主因是内燃机汽车标价上涨、折扣下降,以及电动汽车标价下降、折扣提升。目前两类车型平均折扣水平均在17%以上。这一趋势推动了近期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

2025年1月至7月,德国电动汽车新注册量大幅增加,其中大众集团(含斯柯达、奥迪、西雅特、保时捷)市场份额约46%,注册量近13.6万辆;宝马集团(含Mini)市场份额12%,注册量3.55万辆;梅赛德斯、现代、欧宝注册量分别为1.74万辆、1.57万辆和逾1万辆。

欧盟自年初起实施更为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促使汽车制造商增加电动汽车销售以达标。在现行补贴政策与排放法规的共同作用下,电动汽车市场正呈现加速扩张态势。

【原文出处:ntv新闻网】

2. 斯洛伐克:国轩高科电池GIB项目正式取得土地所有权

2025年8月18日获悉,斯洛伐克通讯社报道,国轩GIB EnergyX Slovakia项目与MH Invest公司签订土地转让协议,以1530万欧元正式取得苏拉尼工业园区93.88公顷土地所有权。此次购地是项目进展的关键里程碑之一,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办理各项许可手续、进行场地准备并与相关部门开展进一步合作。

国轩公司表示,GIB EnergyX Slovakia项目将由Gotion InoBat Batteries分阶段建设,投资高达12亿欧元。Gotion InoBat Batteries是国轩于2023年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成立的一家中方控股80%的合资企业。该工厂将在三年内完工,每年将生产2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

根据Gotion InoBat Battery在2023年发布的信息,该工厂预计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初步生产,并在2027年实现“满负荷”生产。

【原文出处:斯洛伐克通讯社】

3. 哈萨克斯坦:本土汽车多品牌工厂将于三季度投入运营

2025年8月18日获悉,福布斯网报道,2025年第三季度,哈萨克斯坦本土汽车品牌阿斯塔纳(Astana Motors)的新旗舰项目-多品牌工厂“Astana Motors Manufacturing Kazakhstan”将在阿拉木图开始运营,年产能12万辆,将生产长城、奇瑞和长安等品牌车型。

据该公司透露,项目总投资约2000亿坚戈(约合3.8亿美元),其中37%为自有资金,63%的融资来自哈开发银行和哈工业发展基金。产品预计60%用于出口。工厂占地面积30.9万平方米,生产面积21.1万平方米,拟创造3600个就业岗位。

该项目突出的特点在于使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线将部署54台机器人,其中17台用于焊接工序,34台用于喷涂工序,3台用于组装工序。工厂设备采购自与宝马、捷豹、路虎、比亚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汽车品牌长期合作供应商。

【原文出处:福布斯网】

4. 尼日利亚:采取措施重振棉花、纺织和服装产业本土化

2025年8月18日获悉,尼日利亚《punchng》网站报道,尼联邦政府已开始振兴尼日利亚的棉花、纺织和服装行业,尼日利亚工业银行采取具体措施释放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来推动这一进程。该计划旨在将高达40亿美元的纺织品进口支出本地化,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本地制造能力。

尼日利亚工业、贸易和投资国务部长、参议员约翰·伊诺强调了制造业和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拥有2亿人口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必要性,并认为服务业虽然重要,但不足以为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创造足够规模的就业机会。

伊诺部长近期还参观了Chellco Industries,该公司是少数几家自1980年以来仍在运营的传统纺织品制造商之一。伊诺称赞了该公司的韧性和对就业的稳定贡献,并指出该公司目前拥有超过290名员工。

【原文出处:尼日利亚《punchng》网站】

二、研究分析

1. 亚洲开发银行:数字协议可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发展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ADB)发表文章,指出数字经济协定(DEA)不仅是规则载体,更是能力建设与制度发展的平台,亚太地区经济体应将数字标准纳入贸易协定,使本地区成为规则塑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亚太地区贸易,但监管滞后,各国发展步伐不一,规则缺失或重叠,新技术更是快速超越现有框架。如果不及时应对,数字经济红利将集中于富裕地区,加剧不平等。数字条款在区域贸易协定中日益普及,但落实与协调不均。部分国家已建立电商、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框架,另一些才刚起步。这种监管差异增加了贸易碎片化与成本,尤其影响中小企业。亟需在可互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灵活的数字规则合作,使发展中国家能循序融入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协定(DEA)是重要工具。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发起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韩国已加入,采取模块化设计,让成员按自身需求逐步采纳条款,适应AI治理、数字身份等新议题,兼顾开放与国家利益。

亚太在全球数字标准制定中声音不足,小经济体和私营部门缺席。应将标准纳入贸易协定,并推动政府、企业与标准机构合作,使本地区成为规则塑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数字标准倡议(Digital Standards Initiative)等项目正帮助提升能力、减少贸易摩擦。

基础设施同样关键,跨境支付仍是薄弱环节。系统互不兼容、监管差异、美元依赖度高,导致转账成本高、效率低。需建设可通过移动支付和数字身份广泛使用的实时支付系统(包括加密货币交易系统),并协调反洗钱、隐私与互操作规则,推动本币结算、提升韧性。

数字税收也需跟上跨境贸易步伐。现行税收协定难覆盖无实体存在的数字交易,定义与征税方式差异大,增加企业不确定性并造成税收流失。应采纳经合组织包容性框架等国际标准,强化数据隐私法规,并推动税务与贸易部门合作,避免“逐底竞争”。

总之,数字经济协定不仅是规则载体,更是能力建设与制度发展的平台。要发挥作用,需要持续承诺、灵活设计和对发展中经济体的支持。

【原文出处:亚洲开发银行】

2.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印深海采矿合作可与中国竞争

近日,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副主任Vivek Mishra等人在《深海采矿:美国、中国和“逐底竞争”》一文中表示,中国在许多关键领域快速发展,使其竞争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鉴于此,特朗普政府发出行政命令,将深海采矿及其与关键矿产的联系置于聚光灯下。该命令的重点是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保障关键行业的供应链安全。

特朗普政府发布行政命令正值关键矿产领域地缘政治竞争日益激烈之时。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赋予了其巨大的影响力,特别对相关供应链有着强大的掌控力。美国已意识到自身在该领域的缺陷,因此发出深海采矿的行政命令,以在关键矿产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美国将目光放在海底资源是因为其深刻认识到中国主宰陆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事实,而深海采矿为其提供了替代方案。然而,中国也在深海采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海底管理局(ISA)颁发的31张许可证中,中国持有5张,是持有许可证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常任理事国并为该机构的研究活动提供大笔资金。因此,中国在制定深海采矿政策方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在深海采矿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在其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中。中国最近与库克群岛签署一项为期五年的深海矿产勘探协议,内容包括技术转让、后勤支持以及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尽管如此,美国正努力追赶,力求在深海采矿竞赛中取得优势。特朗普政府正制定一项长期战略,力图在这一领域赶超中国,这既包括加快国内进程,也包括与伙伴和盟友合作。

总之,深海采矿竞争日益激烈。尽管深海采矿的经济和环境可行性尚未得到证实,且具有争议,但各国正在努力将其转化为具备商业规模的现实。美国可与印度合作,以在深海采矿领域发挥作用。两国深海采矿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整合资源、资金和人力资本,并制定一项长期战略,以与中国竞争。

【原文出处: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w4.jpg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6 18:50 , Processed in 0.12079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