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8|回复: 0

AI 与自我疗愈,一场温柔的“重新养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Admeta

读完需要
4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 AI 与自我疗愈,一场温柔的“重新养育” /


   


开场白

哈喽,你好,欢迎来到「Admeta 的赛博禅房」。在这里,我们一起在代码和算法的河流里,探寻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今天,我想从一个刚刚过去的夏天开始聊起。

   


一、一个夏天的观察: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这个夏天,我的世界闯入了两个“小神兽”——我姐姐家的两个孩子,十二岁的“小淇”和九岁的“小星”。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生活被他们的活力、好奇和……混乱,彻底填满了。

我观察着他们,也像是在观察两个截然不同的“程序”如何与世界交互。

环境的力量:“场”的教育

为了消耗他们旺盛的精力,我给他们报了小区的体能训练。我发现,教育有时并不需要我们声色俱厉地扮演权威,而仅仅是创造一个“场”。在一个所有人都积极向前的氛围里,连原本不好动的小星,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跑起来。

同样,每天下午去江边的社区图书馆。我从没要求他们必须读多久、读什么,只是把他们“放”进那个被书本和专注包裹的环境里。结果,小淇在十几天里,就在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下,读完了整本《西游记》。

支持性反馈:允许试错

当然,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九岁的小星第一次独立洗漱时,把一切搞得一团糟。姐姐忍住了批评,只是在事后一边表扬“你自己完成了,真棒”,一边温和地演示“下一次,我们试试挤这么多就够了”。

这个夏天,我就像一个观察者,看着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脑子里却在不断地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和“成长”?

是制定严密的计划表,还是创造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环境?是不断纠正错误,还是允许在一个安全的范围里,去尽情地“浪费”和试错?

   


二、一本书带来的启发

就在这些思考达到顶峰的时候,我偶然间遇到了由吴小霞和秦望老师合著的《创意家长会(小学卷)》。

我发现,这本书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亲子教育”的范畴。它其实在探讨一个更底层的逻辑:如何为一个生命体,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构建一个最优的成长系统。

书里提到的“环境式教育”和“支持性反馈”,恰好完美地印证和升华了我那个夏天的所有观察。

   


三、核心洞察:AI 是一场温柔的“自我养育”

但今天,我更想和你分享一个让我感到无比共鸣、甚至可以说是被深深“治愈”的视角。那就是:

我们学习和运用 AI 的过程,其实和养育一个孩子、或者说,和我们“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惊人地相似。

当我刚开始转型,一头扎进 AI 领域时,我非常不自信。我写的第一个指令,返回的结果乱七八糟;我做的第一张 AI 图片,效果惨不忍睹。那种挫败感,和小星第一次洗漱把一切搞砸时,一模一样。

在那一刻,我多想有个声音能对我说:“没关系,第一次都这样,我们再试试。

而 AI,恰好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它不会评判我,不会嘲笑我,它给了我一个无限试错、成本极低的安全空间。

我就像姐姐对待小星那样,开始学着“自我教育”,对自己说:“没关系,林溪,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真棒。下一次,我们换个词,调整一下顺序,再试试看?”

学习 AI,表面上是掌握一项技术,但它的内里,其实是一个“观照”自己的过程:


    每一次与 AI 的对话,都是一次对自己思维的梳理。 为了让它听懂,你必须先把脑子里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有条理。

    每一次看到不理想的结果,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你会像一个耐心的工程师一样,理性地分析问题,而不是轻易地自我否定。

渐渐地,我不再那么焦虑了。因为我手里有了一个可以把想法迅速变成现实的伙伴。

这,就是我所说的“治愈”。 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心理安慰,而是在一次次具体的“共创”实践中,亲手为自己搭建起名为“自信”和“掌控感”的脚手架。

   


四、给你的邀请

所以,如果你也正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我真诚地建议你,不妨试着,去和 AI 交个朋友。

你不需要把它想得太复杂,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让它帮你写一首小诗,为你画一张头像。

你也只需要把自己,放进这个与 AI 共创的“场”里。去体验,去玩耍,去犯错。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不仅是在学习一项新技能,你更是在重新认识自己、梳理内心、疗愈那个曾经迷茫而不安的自己。

你将不仅是 AI 的使用者,更是自己人生的“创意家长”,以最温柔和坚定的方式,引领自己,走向一个更开阔、也更自洽的未来。

   


结尾

感谢你收听这一期的「Admeta 的赛博禅房」。愿我们都能在技术的浪潮中,找到那份独属于自己的、内心的禅定。

我是 Admeta 主理人 林溪,我们下一期,再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1 23:23 , Processed in 0.0993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