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6|回复: 0

AI的最大威胁:不会思考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转载:WSJ

直播预告

正文



要驾驭聪明的电脑,需要比电脑更聪明的人类,但AI让我们倾向于“认知卸载”,让电脑来代替我们思考。




w2.jpg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6月中旬发布的备忘录中警告员工小心被AI取代,这份备忘录搅动了人们的神经。“我们将不需要那么多人来从事今天的一些工作,同时会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他写道。

他的备忘录中并没有什么令人震惊的内容。早在印刷机时代,技术进步就淘汰了一些工作,同时创造了许多其他工作。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过度依赖AI,可能会催生一代没有头脑的年轻人,他们无法胜任未来的工作,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贾西解释说,AI的进步意味着员工将更少地从事“机械性工作”,更多地进行“战略性思考”。员工必须能够使用AI,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有新颖的创意,知道如何运用AI来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开发AI模型,然后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

这一切都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只能胜任许多白领员工现在从事的那种机械性工作。但在AI越来越聪明的同时,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可能越来越笨。他们就像ChatGPT的早期版本一样,可以复现信息和想法,却难以提出新颖的洞见或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人类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会一直持续到25岁左右,但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刺激和挑战才能变得更加强壮。技术,尤其是AI可能阻碍这种发展,因为它们代替大脑去做了建立人脑版计算机云存储的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卸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写会激活大脑中对学习至关重要的部分,并帮助儿童识别单词和字母。手写笔记还能强迫你对信息进行综合,确定信息的优先次序,从而促进记忆发展。而当你敲击键盘时,信息可能左耳进右耳出。

去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手写和打字时的脑电活动。手写的学生在更多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更高的神经激活水平。“只要将手写运动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大脑就会有更多区域受到刺激,由此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研究人员指出。

自2017年以来,尽管教育支出飙升,标准化考试分数却有所下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电脑使用的增加是否是其中一项原因?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大多数大学生和许多高中生即使记笔记,也是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来记。能够总结讲座和会议内容的AI工具或许很快会淘汰记笔记的做法。这样一来,学生记住的信息可能会减少。

当ChatGPT可以随时提供答案,为什么还要把信息记在脑子里呢?首先,大脑无法在不存在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大脑不可能无中生有。没有大脑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创意。科学家已经发现,灵光闪现的瞬间是在大脑连接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时,伴随高频脑电活动的突然爆发而自然发生的。

大学生和高中生还越来越多地使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来写论文,进行数学证明,并编写计算机代码。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如何深入思考,如何表达和捍卫观点,也没有学习如何构建论点和预测反驳。他们将这些认知挑战卸载给了AI。

在困扰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有一项是学生懒得动脑。许多学生用AI生成论文之后,看也不看就直接提交。一所大型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告诉我,有一篇关于波斯尼亚战争的学生论文声称“勇敢的纳粹士兵被大批强奸”。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说出最离谱的事情。

这种胡编乱造并不是论文由机器人撰写的唯一迹象。一位教授告诉《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杂志,这类论文“有一种机器般的乏味感,很难向没有碰到过这种论文的人描述——一篇味同嚼蜡的文章,从技术上说没什么错,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没有多少正确或好的地方”。

另一位教授指出,AI论文充斥着“看似合乎逻辑,实则空洞无物的表述”。令人沮丧的是,学生无法识破这种貌似高深的空话,因为他们头脑空空。

当新技术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许多工人失业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是因为工作岗位稀缺,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从事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如果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没有培养出求知欲、好奇心和毅力,他们也将面临同样的风险。

如果一份机械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以更低的成本任劳任怨完成,又何必雇用一个没有头脑的大学毕业生呢?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查看美国顶级高校中国学生录取信息:

免费领工具书啦!

这可能是国际教育圈口碑最好的美国/多国混申工具书!连续七年陪伴数万家庭入读世界最好的大学……出席京沪深线下活动即可第一时间先睹为快2026最新版本!

我们真挚地邀请您和孩子,一同光临《2026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发布会并现场领取工具书!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报名现场活动
w3.jpg

相关阅读:
机器人也能“生孩子” 陪你聊天,全球首例人造子宫临床试验有望启动!Meta将发布虚拟聊天AI,人类未来还需要谈恋爱吗?

AI教父之忧:拿什么面对加速变革的动荡未来

AI消灭中产!未来只有金字塔尖0.1%和99.9%的社会底层......





转载:WSJ,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扫码加入视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7 20:45 , Processed in 0.11196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