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6|回复: 0

AI时代的教育革命:让孩子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AI,就像教他们走路一样,必须一步一步来。不能因为有了AI这个「交通工具」,就跳过基础思维训练的「步行」阶段。真正的能力,来自日积月累的实践,而非一蹴而就的依赖。

这个暑假给孩子们做了一系列 AI 相关的分享,包括 gemini,NotebookLM,以及用来生成创意视频的 Whisk,https://labs.google/fx/tools/whisk,在这个过程中,我跟 Gemini 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正确使用 AI,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在 AI 的滚滚大潮下,如何教育 8-15 岁的孩子,使用各种 AI 工具放大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同时又能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不用 AI 来走捷径(比如完成课后作业)?

朋友,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矛盾。人工智能这个新事物,它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如果我们处理得好,它就能成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处理得不好,它就会变成思想上的「鸦片」,削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堵」或者「放」的办法。单纯禁止,是关不住的,就像筑坝拦不住洪水,水总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渗透出来。完全放任,更是危险的,这无异于把没有学会游泳的孩子直接推入大江大浪。

正确的道路,在于「引导」。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工具,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然后制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策略。

这个问题的核心矛盾,不在于「用」还是「不用」,而在于 「谁是主人,谁是工具」。是人驾驭AI,还是AI支配人的思维?我们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来展开。

具体来说,我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你参考。
第一,掌握主导权


在孩子接触AI工具之初,就要帮他们树立一个根本观念:AI是我的「秘书」和「研究助理」,而我,是那个提出问题、做出决策的「总指挥」。

《实践论》里说:「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的认识,进而达到思想的认识,达到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它的规律性、它和这一过程的联系,直至达到理论的认识。」

孩子用AI也是一样。不能让他把AI当作直接提供最终答案的「神仙」,而要把它看作是提供材料、启发思路的「信息员」。
    先思后问:在遇到问题时,要求孩子先自己动脑筋,哪怕只是提出初步的想法、画出粗糙的草图,然后再用AI去验证、丰富或优化。比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不要让孩子直接说「给我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而是问他:「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哪些声音?我们先把这些想法列出来,再让AI帮我们找一些更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它们,你看怎么样?」任务分解: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比如一个研究项目,可以让孩子负责整体框架和核心论点的思考,然后把资料搜集、初步整理这类辅助性工作交给AI。这就像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懂得把任务分配下去,但核心的战略方向必须自己牢牢掌握。
第二,在实践中学习:从游泳中学会游泳


真理来源于实践。要让孩子真正理解AI的价值和局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使用中去摸索、去总结。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几条禁令就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观念。
    创造性地「使用」:与其防范他们用AI写作业,不如主动创造一些必须深度使用AI才能完成的、超越传统作业范畴的项目。想象力放大器:让孩子构思一个科幻故事,然后用AI绘画工具为他的故事生成插图,甚至用AI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预告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创造的核心,AI只是实现他想象的画笔和摄影机。好奇心导航员:当孩子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类问题时,除了让AI给出标准答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这个问题很好,我们让AI扮演成一位物理学家,跟它深入聊聊天怎么样?你还可以问问它,如果我们在火星上,天空会是什么颜色?」 这样,AI就从一个「答案机」变成了激发一连串好奇心的「对话者」。
第三,把AI当「对手」和当「帮手」


我们要教会孩子识别两种不同性质的使用方式。

一种是 对抗性的,即把AI当作代替自己思考的工具。比如直接复制AI的答案去完成作业。这种用法,AI就成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敌人」,我们必须明确反对,讲清楚其危害——它剥夺了你锻炼大脑的机会,久而久之,大脑就会「生锈」。

另一种是 非对抗性的,即把AI当作辅助自己思考的工具。比如:
    「我已经写好了一段程序,请你帮我检查一下里面有没有逻辑错误。」「我对这个历史事件有几个不同角度的看法,请你扮演一个批评者,来挑战我的观点。」「我想学习这个数学概念,请你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为我解释。」

在这些用法中,思考的主体仍然是孩子,AI起到了良师益友的「帮手」作用。这种用法,我们要大力鼓励和提倡。
第四,家庭是主要阵地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是重要的一环,但家庭这个阵地更为关键。父母不能当「甩手掌柜」,把问题全部推给社会和学校。
    共同学习:父母自己首先不要对AI抱有恐惧或神秘化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索这些新工具。当你们一起为一个AI生成的有趣图片而大笑,或者为AI提供的一个巧妙思路而赞叹时,正确的引导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坦诚对话: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不要一上来就指责孩子「走捷径」。可以这样聊:「我看到你用AI来做这个作业,能给我讲讲你是怎么跟它互动的吗?它给了你哪些有用的帮助?有没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它的回答很笨?」 在轻松的对话中,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适时给予引导。
总结一下


面对AI的浪潮,我们的核心任务不是去堵,而是去疏导。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建立起 「我为主,AI为用」 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白,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最高价值,在于思想、在于创造、在于提出问题的能力。AI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但去往哪个目的地,必须由我们自己决定。

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接触、去使用,在实践的风浪中学会驾驭这条船,而不是站在岸上永远观望。这样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真正的主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30 14:03 , Processed in 0.0845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