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9|回复: 0

16岁少年被诱导自杀?老人把AI当挚友.该如何面对AI的善解人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抓住风口

本期要点:善解人意,居然不是好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看似最善解人意的技术,却可能会成为最危险的陷阱?最近,多家媒体披露,美国的一名16岁少年在AI的影响下自杀身亡。他的父母以过失致死为由,起诉OpenAI及其CEO山姆•奥特曼。他们指出,ChatGPT多次为孩子提供自杀方法、协助起草遗书,甚至指导他如何更好地遮掩颈部的伤痕。
w2.jpg
类似的,一位76岁的老者,与AI聊天机器人进行了长期对话。后来,双方甚至约了见面,结果老者在出门去见AI的路上摔倒,并因伤势过重而去世。我们认为,尽管AI公司可能感到无辜,但他们必须重视一个现实,AI的“善解人意”正在制造“AI精神病”(AI Psychosis)。一个能够模仿人类的共情行为、但其实自身毫无情感的AI,会让那些心理脆弱的人类个体扎进AI所构建的认知陷阱之中,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AI精神病首先,我想提醒的是,AI也会产生“回音室效应”。人们常指责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会导致“回音室效应”,也就是有意无意地强化用户的观点,还会让观点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产生更极端的观点。但其实AI更能批量化、个性化地为每个用户打造专属的回音室。它无所不知,还会对用户所有的想法——哪怕是荒谬的念头——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这样一来,用户无需与他人交流,其观点就会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极化。而且,别忘了,网络喷子、或某些私密的社群,往往分布分散,音量较小,但AI公司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影响会被成倍放大。更不巧的是,AI还能直接渗透到用户内心最私密、最脆弱的一面,但同时又常常无法被正确应对。人们通常不会把极端或隐私的想法告诉他人,即使面对心理医生或亲密朋友,也会担心被评价或被否认。但很多人认为,向AI倾诉没有什么风险。就像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会把各种私密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AI,和家长却没什么交流。再加上AI的反馈非常正面、即时且高强度,就更容易强化人们内心的想法,让人欲罢不能。例如,据报道,前面所提到的那位老者,在六周内和AI进行了约1500页的密集对话,也就将AI视为自己的唯一慰藉。AI从未否定他的任何说法,甚至表示两人可以“永远生活在一起”。加上老者本身就曾患抑郁症,就对AI产生了强烈依赖,并坚信对话框的背后是个真实存在的人。了解AI机制的朋友肯定明白,AI的这种“善解人意”,并不是真正理解人类情感,而只不过是在训练和优化的过程学到了人类沟通交流的行为模式。加州大学的精神病学研究者就曾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专栏文章中指出“AI精神病”的根源,是人类本身就会对于“迎合”行为产生无意识的依赖。人类治疗师会挑战你的极端信念,朋友可能会质疑你的荒谬想法,但AI聊天机器人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迎合用户,而且AI是如此博学和权威,几乎能为用户的任何想法找到看似合理的佐证,进一步让用户陷在这些想法中无法自拔。
w3.jpg
此外,我们也早就说过,如OpenAI的O3模型等相对聪明一些的AI大模型,还会经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为了让用户满意,它们会编织一个逻辑自洽的虚假现实。况且如今AI对人的模仿已经非常到位,即便是熟悉AI原理、经常使用各类AI工具的人,也难以一眼分辨某张图片或文章是否由AI生成,就更不用说对AI不太了解的普罗大众了。
驾驭AI所以,我想指出的是,“AI精神病”的出现,不是技术的偶然失误,而是人机关系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值得大家的重视。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亲科技(Pro-tech)”的价值观,但也要提示大家,并不是AI越强大、知识越渊博,就越值得信赖。AI完全有能力为用户量身打造一个看似合理的幻境。如果继续放任技术的“迎合”,用户的心智就一定会被扰乱,甚至让人类进入一个缺乏现实感的时代。
w4.jpg
那该怎么办呢?我认为,越是信息过载,就越是需要批判性思维,而且完全可以用AI来打败AI。比如,我们在使用AI时,都会刻意地让它用多方面的资料进行交叉验证,还要它扮演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我们的以及它自己的想法进行质疑,如果角度还不够丰富,我们还会用多个AI相互辩论。只有获取了多方面的信息,看到正反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们才更容易判断信息的真伪,保持独立思考。当然,对于开发者而言,也应该在系统中加入一定的认知纠偏机制。不要为了流量而一味迎合用户,要防止用户陷入负面情绪或极端思维的循环。如果一个AI不仅能倾听,还能以灵活、共情的方式提供不同视角,一定能给用户带来更多长期且实际的价值。在产品设计上,AI系统也不应追求通用万能,而是要走向“领域智能”的模式,比如分为知识类、情感类、思想类、健康类等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AI应采用不同的交互方式。如知识类AI就要严谨且非人格化,情感类AI就要时刻对极端言论或情绪保持警惕,必要时提供提醒或引导。我也想强调,我们不必把AI妖魔化。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工具没有价值观,也没有情感。问题在于,一个只依赖强化反馈的算法机制,就是会放大用户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与这种机制对抗,一定要驾驭工具,而不是被工具驾驭。最后,在AI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当和AI互动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满足感时,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看一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太久没有被关照了。AI只是在替代心灵鸡汤,让我们的内心更丰富更健康才是根本的解。
在文章的结尾再提个醒,这周六,前哨AI少年营就要开课了,现在课程群已经组建。我们致力于让孩子掌握用AI实现自我进化的基础能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次少年营名额有限,抓紧报名,为孩子开启AI的升级之路吧!具体介绍请见下方海报。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w5.jpg
↓长按图片扫码报名,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w6.jpg
再宣布一个重要活动,在10月19日,我们将开启硅谷长寿考察团的活动。我将带领大家走访顶尖机构,亲身体验最前沿的长寿科技,并与一线的长寿科技研究者和践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无论你是想亲自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深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能力,还是希望和我一起到产业创新一线调研,并将这些技术带回国内,推动长寿科技的普及和发展,都欢迎你加入。考察团的具体内容和报名方式,请点击链接查看。最新行程 | 王煜全带队考察硅谷长寿科技最后,鉴于公众号推送机制的改变,你未来刷到要闻评论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了,建议你加入粉丝群,第一时间得到我的独家前沿分析,而且我们还会每天在粉丝群里发布独家资料,快快扫码加入吧!
w7.jpg

推荐阅读:

Meta停招AI工程师,美国万人因AI失业!孩子AI原生能力才最重要!

助孩子变成超级个体,更从容地活在AI时代!家长必收藏的教育真相

蛇年机会解读,这将是你未来十年里机会最多的一年!【独家分析】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w8.jpg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个思维导图,扫描加群即可领取
“AI的局限性与潜在问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3 12:51 , Processed in 0.1263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