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9|回复: 0

AI绘画时代,创作者如何守护自己的心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随着AI绘画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的普及,艺术创作的门槛被极大降低,但也随之带来了诸多版权争议。AI生成的内容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画师风格被模仿能否维权?平台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我们邀请到深耕知识产权领域二十余年的刘律师,就AI绘画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AI生成的内容是“作品”吗?

AI生成的内容本身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其输出结果是“算法调用数据运算”的产物,不具备人类意义上的创造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AI生成内容完全无法受到保护。如果使用者对AI生成的结果进行二次编辑、组合和再创作,形成具有独创性的表达,则该成果可以视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w1.jpg

使用他人图片训练AI,是否构成侵权?

“如果你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作品作为AI训练数据,按照现行著作权法,很可能构成侵权。”刘律师指出,目前美国和中国都已出现相关诉讼,但司法实践中尚未形成统一裁判标准。他个人倾向于认为,商业性使用他人作品作为训练数据,应获得授权并支付费用。

画师如何保护自己的风格?

著作权法不保护“风格”,但这不意味着法律对此完全无能为力。

刘律师建议,如果某画师的风格具有高度识别性和商业价值,他人故意模仿并获利,可能构成“搭便车”行为,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寻求保护。关键在于能否将风格数据化、证据化,证明其独特性和被抄袭的事实。

w2.jpg

w3.jpg

维权第一步:证据保全至关重要

无论是传统创作还是AI相关争议,证据保全都是维权的基础。刘律师分享了几个实用方法:

1

在纸质时代,人们通过邮寄明信片、保留手稿并标注日期等方式;在数字时代,手绘画师可通过电子邮件、云存储、公开发表等方式保存证据。

2

优先发表是关键:法院通常将“谁先发表”作为判断原创性的重要依据。

平台不处理投诉怎么办?

平台有法定义务对侵权投诉进行处理。若平台不予回应或拒绝处理,权利人可将其列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平台若不履行责任,自身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1

END

1

w4.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4 17:39 , Processed in 0.11638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