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7|回复: 0

别只盯着AI费电!你和AI对话,也在用掉水资源:数据中心平均年耗136万吨,AI用水账单终究全人类埋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不想错过推送
先戳上方蓝字关注后再“设为星标★”

现在关注即可领取个人提升类电子书

你只是跟AI聊天机器人说了几句话,就有一瓶500ml的水被消耗掉了。
我们在屏幕前轻松地敲着键盘,向AI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屏幕的另一端驱动人工智能的,是大型数据中心。这些庞然大物里有成千上万台高速运转的服务器,它们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为了让这些服务器“冷静”地正常工作,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水来给它们降温。简单来说,就是让水蒸发带走热量,而这个蒸发冷却的过程就会消耗掉大量的淡水。
w1.jpg
提到人工智能发展产生的资源消耗,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电,而水却鲜少有人提及。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地将你的每一次点击/互动和地球上最宝贵的淡水资源连接在了一起。
w2.jpg
01AI费水是因为数据中心在发烧
要理解 AI 为什么会费水,我们得先去一个地方:数据中心。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建筑,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成千上万台高性能服务器。这些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处理着我们发送过去的每一个指令,每一次计算。
w3.jpg
特别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生成式AI,比如ChatGPT或者Midjourney,每执行一次任务可能都需要进行天文数字级别的计算。这个过程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一台服务器机柜的功率,甚至可以超过一个普通家用电烤箱的十倍。成千上万个“电烤箱”放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同时工作,你可以想象那温度有多高。如果热量散不出去,服务器就会宕机,AI就“罢工”了。所以,散热成了数据中心最核心的生命线。而目前,最高效、最具性价比的散热方式之一,就是“蒸发冷却”。
w4.jpg
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我们夏天在皮肤上洒水会觉得凉快一样。数据中心会把水抽进一个复杂的冷却系统,水流经发热的设备,吸收热量后变成水蒸气,然后通过巨大的冷却塔排到空气中。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淡水就这样“蒸发”掉了。研究发现,一个数据中心每年就能用掉超过3.6亿加仑(约 136.26 万吨)的水,相当于12,000名普通人的用水量之和。而随着AI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这个数字还在飞速攀升。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将增长两倍以上。水,正在成为驱动AI发展的新“石油”。


02美国科技巨头盯上五大湖区




既然数据中心的用水量如此巨大,那么哪里有水,哪里就是风水宝地。于是,美国科技巨头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五大湖区。
五大湖,这个由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组成的巨大湖群,是地球的奇迹。它储存了地球表面约20%的淡水资源,是数千万人的饮用水来源,也是一个庞大而脆弱的生态系统。
w6.jpg
对于需要大量水资源的科技公司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湖区不仅水源充沛,而且相对凉爽的气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数据中心自然降温,节省一部分能源成本。因此,芝加哥、威斯康星、俄亥俄......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选择在这些地方拔地而起。(上图为截至2025年7月9日美国中西部数据中心示意图,图中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数据中心)但问题来了,五大湖的水真的是取之不尽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五大湖的水,是上一个冰河时代留下的“一次性礼物”。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每年通过降雨、降雪和地下水补充的水量,仅仅占总水量的1%。这意味着,如果过度抽取使用,湖水水位就会下降,而且恢复起来相当困难。一个名为“大湖联盟”的环境组织已经对外界发出了警告,他们担心 AI 的蓬勃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五大湖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但最让人担忧的,还是这些科技巨头在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时,会强势要求保密、不公开数据中心的具体能耗和水耗。这也导致民众很难发现,本地的淡水资源在不知不觉间流入那一座座神秘的巨大建筑,最后化作蒸汽消失得无影无踪。

03如何计算一次AI对话的“耗水量”




既然AI的聪明和高效,都是建立在消耗真实世界资源之上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与AI对话一次,到底消耗了多少水资源呢?
w8.jpg
答案是有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化的公式做大致估算:每次AI请求消耗的能量(瓦时)x 每瓦时消耗的水量(毫升) =每次AI请求的耗水量(毫లీ)首先是“每次AI请求消耗的能量”,这个数值取决于你使用的AI模型的复杂程度,以及你提出问题的难度。简单地查询一个事实,和让AI写一篇长篇报告,消耗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一次与GPT-4o这样先进模型的简单交互,大约消耗1到2瓦时的能量。其次是“每瓦时消耗的水量”,这个数值代表了数据中心的水利用效率。它会因为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气候和使用的冷却技术而有很大差异。目前,行业内约定俗成的估算是,每瓦时消耗1.3到2.0毫升的水。现在,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了。假设我们使用GPT-4o进行一次中等复杂度的AI对话,消耗了1.75瓦时的能量。我们取一个中间值,假设数据中心的用水效率是每瓦时1.5毫升。那么,这次对话的耗水量就是:1.75 瓦时 x 1.5 毫升/瓦时 = 2.625 毫升。这个数字看起来微不足道,可能还不到一小口水。但请注意,这只是你一个人的一次对话。全球每天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次这样的AI请求。积少成多,就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现在有了这个公式,下次你再使用AI的时候,就可以算一算它的水成本。看看为了得到答案,有多少水被用掉了。

04采取行动,寻找解决之道不可否认,AI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科学、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巨大进步。讨论AI的用水成本,是希望人类社会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它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并推动它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好消息是,科技行业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w10.jpg
比如,一些公司正在研究更先进的冷却技术,像是“浸没式液冷”,直接将服务器泡在不导电的冷却液里,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蒸发。还有的公司在尝试利用海水进行冷却,或者将数据中心直接建在海底。选址也变得更加科学。 过去,数据中心选址主要考虑电价和网络。现在,气候和水资源成了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因素。Verne Global、Options Technology和DataCrunch将数据中心建在冰岛这样气候寒冷且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w11.jpg
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开发更“轻量级”、更高效的AI模型。目标是用更少的计算量,完成同样的任务,从源头上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公司必须要接受公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公开、透明地报告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水耗。政府也应该出台法规,对数据中心的选址和水资源使用进行评估和限制。尤其是在那些水资源本就紧张的地区,就更加有必要。

05写在最后
w13.jpg
无论AI发展有多么迅速和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终究还是要生活在一个需要呼吸新鲜空气、需要饮用纯净水的真实物理世界里。了解AI的水成本,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负责任、更清醒的使用者。知道眼下享受的便利,并非凭空而来。这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对技术多一份清醒,也多一份责任。© THE END
w14.jpg

w15.jpg



扫码入群

获取AI时代更多价值资讯



往期精选



马斯克又放大招!特斯拉无人车自驾到家,Neuralink让意念操控成真,3年内人类生活或被彻底改写

不吹不黑!OpenAI 离职员工复盘:7 周上线爆款,卷到凌晨、陪产假中断,这才是 AI 巨头的真实节奏!

AI 的开放时代,人才却要 “隐身”?OpenAI高调发布开源模型,核心员工反倒成了“机密”

AI 守不住你的秘密:Meta外包训练团队爆料,用户聊天记录、个人信息全在裸奔

图片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还请您【关注】支持一下。🫶点赞、评论、转发、分享,我都喜欢!
w1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4 17:38 , Processed in 0.1603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