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72|回复: 0

AI应用:举一纲而万目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这原本是半个月前想写的内容,彼时的资本市场情绪异常高涨,不想拱火造成高位推的局面。此刻,情绪降温洗礼了一下思绪,倒是可以聊两句。

话得从7月中旬《AI应用:迟早的下一站!》说起。当时的判断是,市场的下一棒可能会往AI应用靠拢。这一判断并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但“迟早的下一站”之言,依旧要说出来。因为,8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似在给出积极的回应。

一、AI应用叙事框架的政策缺漏正在被补齐

一直以来,在讨论AI应用的时候,更多是基于行业发展视角去预判,未来AI发展的走向终将落到应用层面。尽管是预判,但这套叙事框架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

而《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出台,则是给AI应用叙事框架的政策缺漏补齐了。有新闻称之为“纲领性文件”,有公众号称之为“顶层设计”,这一点是值得认可的。

“行动意见”的可读性很强,有量化的发展目标,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兴趣地可以去看看全文。

二、量化的发展目标

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这一点给我的感受是:AI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且基础不低,不然怎么可能一上来就要在2年多的时间里让普及率超过70%呢?!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我们不要看到“智能体”三个字,就将概念热点锁定AI Agent。之前,大A是有炒过Agent这个概念的,也有上市公司就是做AI Agent的。

但是,个人认为,这篇纲领性文件强调的不是“智能体”本身,而是着落于AI向各行各业的渗透应用。

从价值量来判断,如果是AI软件应用,那价值量大概率在于软件企业本身。

如果是AI硬件应用,那价值量可能并不一定在于终端产品,比如AI眼镜,SoC芯片的价值量或许比AI眼镜本身来得更直接一些。

三、明确的发展方向

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w1.jpg

个人理解:利用AI搞科研,不仅是理工科方向,连哲学这一类都纳入到体系中。

w2.jpg

个人理解:利用AI推动产业领域生产要素的升级。

第1点:更多面向传统行业,重点培养新模式、新业态。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可能算得上的应用,比如现在很多酒店很多都用机器人送餐,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新模式。

第2点:更多面向产业技术的数字智能,比如AIGC的应用,比如工业软件的优化等。

第3点:很直接地点出了AI农业。之前有看到新闻报道,说国外已有一些AI应用,喷洒农药的时候,不是大面积喷洒,而是精准识别杂草、害虫,然后将农药直接喷洒,而农作物不会受到波及。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普通的人工操作或者传统的农用机械,应该做不到这一点。

以上3点,姑且算是工业领域的AIoT吧~

第4点:面向互联网服务业。有几点感知,比如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够AI给出治疗方案,包括吃什么药、采用什么应急措施;比如AI金融服务,告诉你哪些行业为啥受到资本市场青睐,股市为何大涨,之前不是有一些基金都是AI决策买卖么,主打缩窄市场信息差。

w3.jpg

这一块篇幅不多,但内容其实暗含很多~其中,提到了几个比较熟悉的词汇:陪伴、个性、情感……

AI玩具既算是陪伴型,也算是情感型,既包括了小孩陪伴,又涵盖了养老服务。

AI/AR眼镜算不算个性应用,我觉得算~

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万物智联”,基本就是涵盖了陪伴、个性、情感等领域。

万物智联,就是AIoT对传统IoT的渗透,覆盖了智能家居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应用等方方面面。

综合来看,AI+消费大概率还是依托于消费电子、汽车消费、智能家居等C端市场。

w4.jpg

关于AI办公、AI教育和AI医疗,涉入不多。AI办公能想到的就是那个替代office的办公软件,教育行业无非就是K12的教育机构。

AI医疗大体上就是看JD、Ali了吧,港股通有涉及,没仔细了解过,想来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市场不赖的~

w5.jpg

最后这俩领域呢,能稍微让我想到的就是城市AI治理了,比如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的AI化。

四、结语

林林总总说下来,是不是有一种“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感觉?

反正我在看到这个文件后,肯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起了这个标题。

当然,这句话的下半句是“解一卷而众篇明”!后续希望能从某个AI应用中解开其中一卷,从而达到“众篇明”的效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6 11:09 , Processed in 0.11662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