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13|回复: 0

[关税] 美国关税大转向:一场“救市”与“自救”的博弈——关键商品豁免背后,是经济困局下的战略妥协还是另类突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2025年9月5日,美国政府一纸行政命令掀起全球贸易圈的惊涛骇浪:黄金、钨、铀等战略资源从全球关税清单中“消失”,而硅这一半导体产业命脉却被推上征税风口。这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既是对国内制造业持续萎缩的紧急止血,也是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新洗牌。当关税武器从“无差别攻击”转向“精准点穴”,美国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一、豁免清单:一场“战略物资保卫战”

此次豁免的商品清单堪称“国家安全级配置”:黄金、钨、铀、石墨等材料,既是航空航天、核能、医疗设备的核心原料,也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命脉。以黄金为例,此前因美国海关将其归类为“工业金属”而非“货币储备”,导致瑞士等国出口面临39%的高额关税,全球金融市场一度陷入混乱。此次豁免不仅为瑞士黄金出口商松绑,更向全球传递信号:美国不再将关税视为“收割工具”,而是优先保障自身战略安全。

更耐人寻味的是,仿制药、抗生素等民生商品也被纳入豁免范围。2025年7月,美国贸易逆差飙升至788亿美元,其中药品进口激增是重要推手。豁免关税既能缓解民众用药成本压力,也能避免因药品短缺引发的社会动荡。这场“豁免盛宴”背后,是美国对供应链脆弱性的深刻反思——当全球贸易战烧到自家后院时,连止痛药都可能成为“战略物资”。

二、硅税加码:科技霸权下的“卡脖子”游戏

与豁免清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硅产品被纳入征税清单的“突袭”。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硅的关税上调将直接冲击美国科技产业:
    半导体巨头承压:台积电、英特尔等企业已警告,硅税将推高芯片成本15%-20%,可能延缓美国《芯片法案》的落地进程;新能源计划受挫:拜登政府力推的太阳能补贴计划,因硅税导致光伏组件价格飙升,多州项目被迫延期;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德国等硅材料生产国或加速技术迭代,削弱美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话语权。

为何美国要在此时对硅“下狠手”?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对国内硅产业的保护性措施——美国本土硅企业因环保成本高企,长期无法与海外竞争对手抗衡;另一种解读则指向“技术脱钩”:通过关税壁垒倒逼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即使付出短期经济代价,也要为“去中国化”供应链铺路。


w2.jpg
三、制造业困局:关税武器为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美国此次政策转向的直接诱因,是制造业的持续萎缩。2025年8月,制造业PMI连续第六个月低于荣枯线,福特汽车因钢铁关税损失20亿美元利润,通用汽车被迫暂停部分车型生产。更讽刺的是,企业为规避关税的“抢进口”行为,反而加剧了经济数据扭曲:7月黄金进口额暴增至1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这些库存并未转化为实际产出,反而成为压垮制造业的“虚胖数据”。

关税武器为何失灵?
    成本转嫁失效: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0%以上的关税成本,导致通胀居高不下;全球供应链韧性增强: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转口、本土化生产等方式规避关税,美国进口额不降反升;盟友反制升级:欧盟、日本已对美国农产品、汽车加征报复性关税,形成“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

当关税从“谈判筹码”变成“经济枷锁”,美国不得不通过豁免清单为制造业“松绑”,但这场“亡羊补牢”能否奏效,仍需打上问号。

四、全球贸易新秩序:从“对抗”到“博弈”的微妙平衡

美国关税政策的“急转弯”,标志着全球贸易战进入新阶段:
    对盟友“精准安抚”:豁免瑞士黄金、德国钨等商品关税,试图修复因贸易战受损的跨大西洋关系;对对手“极限施压”:硅税加码直指中国半导体产业,配合技术封锁形成“组合拳”;对自身“战略收缩”:通过豁免民生商品关税,避免贸易战演变为社会危机,为2026年中期选举留出政策空间。

然而,这种“打一巴掌给颗糖”的策略能否持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贸易碎片化可能导致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损失7万亿美元。当美国试图用关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时,其他国家也在加速构建“去美元化”支付体系、区域自贸协定等替代方案。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或许不是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而是那些能在新秩序中抢占先机的“规则重塑者”。

结语:关税不是万能药,但美国已无路可退

从“全面加税”到“精准豁免”,美国关税政策的转向暴露了其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既想通过保护主义维持科技霸权,又无法承受制造业外流的代价;既要用关税遏制对手崛起,又需依赖全球供应链维持民生。这场“救市”与“自救”的博弈,本质上是美国在霸权衰落期的挣扎——当关税武器不再所向披靡,或许唯有回归多边合作,才能避免“伤人伤己”的结局。

全球贸易的未来,不取决于谁关税加得更高,而取决于谁更能适应变革、拥抱开放。 美国的选择,将决定这场博弈的终局。
注意:如果您认为本号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本号,本号将尽快予以删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3 02:52 , Processed in 0.11603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