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9|回复: 0

AI大模型、Agent与工作流:从代码库到微服务再到自主运维工程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9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在软件工程领域,我们追求代码复用、流程自动化和系统智能化。AI大模型、AI工作流和AI Agent恰好映射了这一演进过程中的不同层次和范式。

可以其类比为:

一个强大的底层函数库「AI大模型」

一个精心编排的CI/CD流水线「AI工作流」

以及一个具备自主排障能力的SRE工程师「AI Agent」

1. AI大模型—强大的底层函数库与核心API

AI大模型,如GPT-5、Gemini、通义前问、DeepSeek等,在软件工程体系中扮演着核心底层库或一组功能强大的API角色。

一个数学库提供sin()、cos()函数,或一个框架提供http.request()方法一样,大模型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API。

例如:文本生成、情感分析、代码翻译、图像生成

无状态性:

在最基础的层面,对大模型API的单次调用是无状态的,你输入 prompt,它返回输出 completion。

大模型本身不维护长期的任务状态或记忆,正如调用一次 math.sqrt(4)不会影响下一次 math.sqrt(9) 的计算。

虽然可以通过上下文窗口技术模拟短期记忆,这本质上是将历史对话作为下一次调用的输入,而非模型内部的主动状态管理。

大模型不会主动执行任何操作,像一个代码库一样,静静地等待被上层应用程序调用,本身没有目标,也没有执行环境。

开发者直接调用大模型API来完成特定子任务,例如:

单元测试用例生成:`prompt = "为以下Python函数生成5个边界值测试用例:def safe_divide(a, b): ..."`

代码注释与文档生成:`prompt = "请为这段复杂的Java代码添加详细的JSDoc注释。"`

日志分析:`prompt = "分析以下服务器错误日志,总结可能的原因:[Log content]"`

AI大-模型是提供核心智能能力的“无状态、被动调用的函数库”。

2. AI工作流—精心编排的CI/CD流水线

AI工作流是将AI大模型的调用与其他API、服务和逻辑判断串联起来,以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与软件开发中的CI/CD流水线在概念上高度一致。一个CI/CD流水线由一系列阶段「Stages」和作业「Jobs」组成,如`Build -> Test -> Deploy`。

同样,一个AI工作流也是一个预定义的、有方向性的任务图。

    事件驱动

CI/CD流水线由一个事件触发,AI工作流也由一个触发器启动。

    确定性与可预测性

只要环境不变,CI/CD流水线的每一步骤和结果都是可预测的。AI工作流同样如此,其路径和分支(if/else)都在设计时被明确定义。处理异常的方式也是预设的,比如:如果测试失败,则发送告警邮件并中止部署。

    服务编排CI/CD

流水线编排了代码仓库、编译器、测试框架、容器仓库和云服务器等多种服务。AI工作流则编排了AI模型API、企业内部应用、外部SaaS服务等。

一个“代码审查自动化”工作流:

1. 触发器: GitHub仓库收到一个新的Pull Request。

2. 动作1: 调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如使用SonarQube进行扫描。

3. 动作2: 调用AI大模型API,`prompt = "请审查以下代码变更,识别潜在的逻辑错误、性能问题和不符合编码规范之处:[Code diff]"`。

4. 逻辑判断: 如果静态分析或AI审查发现严重问题。

5. 动作3:在Pull Request下自动发表评论,指出问题所在,并@相关开发人员。

6. 动作4: 更新Jira任务状态为“需要修改”。

AI工作流是“有状态、事件驱动、确定性的服务编排引擎”,将AI大模型作为其流程中的一个功能节点来调用。

3. AI Agent—自主决策的SRE工程师

AI Agent则是一个更高阶的范式,不仅仅是执行预设流程,而是被赋予一个目标,并能自主地规划、行动和适应,以达成该目标,这与SRE或智能运维机器人非常相似。

    目标驱动

你不会告诉SRE“第一步重启服务器,第二步查看日志...”,只会给他一个目标:“解决线上服务P0级故障,恢复服务” 。

同样,你给AI Agent一个高层级的目标,如“分析并修复此次性能下降的原因”。

    自主规划与动态执行

SRE会根据故障现象自主规划排查步骤:是网络问题?数据库问题?还是应用本身的问题?

他会先`ping`一下服务器,再`top`看下进程,然后`tail -f`看日志。

AI Agent也是如此,会动态地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并根据每一步的反馈来调整下一步的行动,这个过程就是推理-行动循环。

    工具使用

SRE的工具箱里有kubectl、Ansible、Prometheus、grep等各种命令行和监控工具。

AI Agent也拥有一个工具集,这可以是一系列API,包括AI大模型API「用于思考和分析」、搜索引擎API「用于查询未知信息」、代码执行环境「用于验证想法」等。

Agent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自主决定在何时、使用哪个工具。

    记忆与学习

优秀SRE会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形成文档,并从中学习,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能更快解决。

AI Agent也具备记忆机制,短期记忆用于任务上下文,长期记忆用于知识沉淀,使其能够从经验中学习。

自主性能回归测试与调优 Agent:

    目标: “在新版本`v2.1`部署到预发环境后,确保其性能不低于`v2.0`,如果出现性能下降,则找出原因并尝试修复。”


    思考:“我需要先对`v2.0`和`v2.1`进行基准性能测试。”

    工具使用:调用性能测试框架,如JMeter的API,分别对两个版本进行压测。

    观察与推理: 分析测试报告,发现`v2.1`的`/api/user`接口响应时间增加了50%。

    思考:“性能下降可能由代码变更或数据库查询导致。我需要查看`v2.1`中与该接口相关的代码提交。”

    工具使用:调用Git API,获取相关代码`diff`。调用AI大模型API进行代码分析,`prompt="分析这段代码变更,是否可能导致性能问题?"`

    观察与推理:大模型指出一段新的N+1查询是潜在原因。

    思考:“我需要验证这个假设。我将编写一个脚本来修复这个问题,并在本地环境中测试。”

    工具使用:调用代码生成和执行环境,生成优化后的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最终行动:如果验证成功,自动创建一个新的Pull Request,并附上完整的分析报告和测试结果。

AI Agent是“目标驱动、具备自主规划和工具使用能力的智能体”,将AI大-模型作为其“大脑”来进行思考,并将AI工作流或其他工具作为其可以调度的“手臂”。

三者关系与总结

    层次关系

AI大模型是基础能力层,像CPU或函数库;

AI工作流是流程编排层,通过调用大模型和其他API来自动化固定任务;

AI Agent是智能决策层,利用大模型进行思考,并能自主地创建、执行或修改任务计划,甚至可能动态生成一个临时的AI工作流来达成复杂目标。

    依赖关系

AI工作流可以包含AI大模型的调用作为一个步骤;

AI Agent的“大脑”通常是AI大模型;

AI Agent在其行动中可以调用预定义的AI工作流,或者动态地编排一系列动作,形成一个即时的工作流。

从软件工程的视角看,从编写代码「直接使用大模型」到配置流水线「构建AI工作流」,再到雇佣智能工程师「部署AI Agent」的演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3 18:22 , Processed in 0.0856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