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76|回复: 0

“智慧引领未来·共话AI赋能”AI驱动下高校智慧课程建设暨教学创新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3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智慧引领未来·共话AI赋能”AI驱动下高校智慧课程建设暨教学创新实践

各有关单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高教司文件精神,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培育及建设智慧课程以便于申报国家级课程,使教师能熟练使用常见的数字化教学工具,课堂引入人机交互、智能评价等;聚焦推动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落地,为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与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中心将举办“智慧引领未来·共话AI赋能”AI驱动下高校智慧课程建设暨教学创新实践专题研修班。希望各院校积极支持和配合,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参加。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w1.jpg

w2.jpg

参会人员

CANHUIRENYUAN

各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含高职、高专、成人院校)分管副校长;教务处、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现代教育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等主管教学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员;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各系部主任、各学院(部)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学科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等;相关高校从事知识图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人员以及新任教师等。

w3.jpg

研修时间

YANXIUSHIJIAN

时间:2025年09月26日-09月29日

                 地点:长沙站

w4.jpg


w5.jpg

研修内容

YANXIUNEIRONG

专题一 知识图谱赋能规模化因材施教

(一)智慧课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途径
(二)人工智能赋能智慧课程知识图谱简易建设
(二)实操1:知识、能力和素质图谱的构建
(三)实操2:数据驱动人机协同教学设计  
学习成果:
1.能区分在线课程与智慧课程的不同,理解智慧课程智慧化的内涵。
2.能够应用合适的AI工具(如超星知识图谱和deepseek)独立或协作构建特定教学单元或主题的知识、能力、素质图谱。
3.综合利用生成式AI和知识图谱设计基于图谱分析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差异化教学课时教案,并与已有课时教案比较优缺点。

专题二 生成式AI赋能人机协同教学实践
(一)人机协同教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学新范式。
(二)人工智能赋能人机协同教学设计。
(三)实操1:AI助教等AI工具的构建。
(四)实操2:深度求索人机协同教学设计。
学习成果:
1.能够阐述“人机协同教学”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教学范式的内涵、特点及其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优势。
2.能够构建或配置特定教学场景下AI助教(如苏格拉底对话式助教、双师助教)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能够应用提示词工程技巧,进行“师-生-机”三元协同教学的教案设计、数字人构建、虚仿动画和交互式网页游戏资源制作。
4.能够运用AI作业批改和AI实践+任务引擎等AI工具,实现研究型作业与项目化学习的“学评融合”评价创新。
5.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图谱(来自专题一)和生成式AI技术,设计一个完整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求索”人机协同课时教学方案,并比较已有课时教案比较优缺点。
专题三 从 AI 助教到多智能体课堂:人机协同的可落地路径
(一)范式演化:从把 AI 当工具的“助教”,到陪伴个体学习的“学伴”,再到以多角色智能体协作的“课堂生态”。核心变化不是多装几个插件,而是师生机关系从互补到协作再到融合,共同打造“扩展心智”。
(二)课堂编排:以多智能体分工协作代替单一问答。配置“任务规划者、证据核查者、反驳者、文本优化者、数据助理”等角色,形成“提出方向→AI产生方案→人类评审迭代→AI优化”的闭环,教师担任“项目总监”。
  (三)证据与评价:用网络化形成性评价把学习“看得见”。统计被追问、引用关系、对话深度等数据,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与迁移能力,避免“认知外包”。
(四)实操展示:
实操1:如何捏课堂多角色 AI 学伴,绑定量规与触发词,跑一次小任务流程。
实操2:基于量规的即时评分,用AI表格为学生作品即时反馈和评价。
学习成果:
1.能清晰阐述“助教→学伴→多智能体”的演化逻辑与课堂价值,避免把 AI 仅当速成工具。
2.能反思当前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真实能力、对抗“认知外包”风险的新型评测方案。
3.能设计一个具体的、创新的“师-生-机”协同教学活动。

w6.jpg

讲座专家

JANGZUOZHUANJIA

刘强教授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工学博士,法国勃艮第大学博士后。《有机化学》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湖南大学标杆课程和首批品牌课程负责人,湖南大学教学督导团队成员,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超星集团公司知识图谱专家,湖南大学“信息化教学创新小组”发起人、西浦创新者说X长沙召集人。积极投身基于数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主持15项教改项目,其中省部级教改项目3 项,主要工作获评湖南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首批全国高校智慧课程“最佳案例”,获湖南省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南省微课大赛一等奖,2019年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 5 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

张翼然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专家,长期关注新技术及教育应用。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AIED),移动学习、MOOC与混合式教学。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持和参与了多个省级、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主讲的《课堂管理的方法与艺术》《职业教育管理学》《数字时代学习力提升攻略》和《移动学习应用》等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荣誉称号。多次在省级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评选中斩获佳绩。近期在开设和持续打造cMOOC 课程《一线教师共探 AI 教学》,探讨GenAI 赋能教师的具体方法。

报名办法

报名电话:18519045699(微信同步)
联系人:郭老师

报名邮箱:zspxhwz@126.com

阅读 2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1 04:45 , Processed in 0.12355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