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2|回复: 0

AI表征了西方的有界,AI+体现了东方的无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AI表征了西方的有界,AI+体现了东方的无界,试图通过文化差异的视角来对比传统AI(AI)与增强型或融合型AI(AI+)的特征。

一、“AI表征了西方的有界”

西方的“有界”可以理解为:

1、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西方科学传统强调形式逻辑、数学建模、边界清晰的系统。这种思维方式在传统的AI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符号主义AI、甚至现代的深度学习模型,虽然复杂,但在训练、推理、输入输出上仍有明确的边界。

2、个体主义倾向: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体、独立性和边界感,这也反映在AI系统的设计中——AI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工具或系统,服务于特定任务,边界清晰。

3、技术中立与工具理性:传统AI往往被视为一种中立的工具,其目标是解决具体问题,而不主动介入更广泛的社会、伦理或文化层面。

二、“AI+体现了东方的无界”

东方的“无界”则可以理解为:

1、融合与整体观:东方哲学(如儒释道)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互联,注重系统整体性和关系性。AI+(如AI+教育、AI+医疗、AI+文化)正是这种融合思维的体现,它不仅是技术,更是与行业、社会、文化深度融合的“生态”。

2、动态演化与柔性适应:AI+不是封闭的算法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动态、不断演化的“智能体+环境”系统,强调适应、协同与共生。

3、价值嵌入与人文关怀:AI+更强调技术与人文、伦理、社会的融合,体现出一种“技术向善”的价值导向,这与东方文化中“仁者爱人”“技以载道”的思想相契合。

三、不是对立,而是互补

有、无之说并非是要将AI与AI+对立起来,也不是说西方没有“无界”思维或东方没有“有界”逻辑,而是借文化之象,喻技术之变。AI代表了第一代人工智能的范式:以算法为中心,边界清晰,目标明确;AI+则象征着下一代智能系统的演进:以融合为特征,打破边界,嵌入社会,回归“人”本身。延伸一下,如果AI是“一把锋利的刀”,那么AI+就是“刀与厨师、食材、火候、味觉、文化共同构成的一桌菜”。

w1.jpg

w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9 10:40 , Processed in 0.13156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