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31|回复: 0

AI时代,我们如何做父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鲁迅先生在1919年的《新青年》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十年后,海婴诞生,不知道先生在此后重读自己的这篇文章,会不会觉得文章里有些内容其实和做父亲并无太大关系。

于是,我也在即将做父亲之前,匆匆写下几句话,想给自己捋捋思路: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做父亲。

AI时代提问,自然会有AI来解答。我把这个命题敲入DeepSeek。探索未至之境的智能算法,给我细细排列出一篇文章。从心态与认知的转变,到核心能力的培养,最终落脚在行动指南上。一篇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方法恰当的文章,呈现在眼前。里面讲的内容,头头是道,我暗自佩服,倘若这么培养一个娃娃,那他不会成功得如DeepSeek一样完美了。

他会比我更正确,有坚毅的内心,有高尚的品格,有康健的体魄,有广博的见识。可是,这个世界,真的有什么是正确的么?

四十年风雨经历过后,我终于可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正确的。我相信,绝不会是那些崇高伟大的口号,更不会是精雕细琢的佳作。当然,我也不会把龌龊、肮脏、虚伪的东西违心地当成答案。或许说,思考什么是正确,本身就不一定正确。

尽管如此,我内心应该会期待,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爱他的父母和亲人乃至爱所有人,能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智慧和坚韧。还有什么,我想,这些“正确”大都应算作许愿。正如鲁迅先生另一篇文章所写的,除了一定会死,没什么是一定的。

四十年下来,我所见到的、听到的,我想让我孩子知道一定是正确的事,应该只有两件。一是因果铁律,还有一件就是诸事无常。所谓因果,那就是做了什么,就一定是产生什么结果。而当下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之前无数的因构成的。于是,把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说出的话、每一件做了的事,都看作是一个因,要去站在果的角度去看待因,那些因就显得透明且震撼。当然了,要什么果,在某一定意义上,又是个新的问题。如果,这“果”是愿意承受的,能够承受的,或不得不承受的,那便不算是恶果。可能只是下一个果的因而已。所以,那篇“随心去做,承受因果”的故事,是我在孩子懂事的那天,就一定会讲给他听。

再说无常。当我们种了一个因,未必就一定得到我们想要的那个果,这就是无常。有因,必有果。但这个果,不可能百分百就是我们期待的那个果。人生往往做着南辕北辙的事,但也难免出现无心插柳的结果。这里,需要的是勇气,是面对无常的勇气。因为看到无常,所以不怕无常。既然不怕无常,就不要去多想那个果。往前走,别回头。

AI时代,我的孩子,一定会在知识储备上优于我。二十年后的今天,在他面前,我可能就像是个傻子。他会知道我不知道的那么多东西,他会用一种比我更智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我并不期待他会崇拜地仰视他的父亲。我只希望,这个在富饶的信息包裹下的小朋友,能够温柔地拉着父亲和母亲的手,用湿润的眼光看待我们共同行走的小小星球。

你好啊,小朋友!社会之新光照耀着你。愿你,猛进!

w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9 20:44 , Processed in 0.1120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