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52|回复: 0

吴恩达:大学AI课程体系还停留在2022年!我面试AI工程师时会看这三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7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转载:51CTO技术栈

正文

“现在的大学课程体系太过陈旧,还停留在2022年之前!但企业的招人需求却早已经变成了AI原生的工程师!”

近日,AI大佬吴恩达针对当下的美国AI应届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吴恩达分享了自己在面试AI工程师过程中自己最看重的求职者的3个能力项:用AI辅助快速设计软件、能够使用各种AI积木搭建应用、快速原型迭代能力。

此外,吴恩达还发现:所谓的“AI原生”应届生的确可以超过有经验的传统开发者。但是,吴恩达还补充道:自己认识的最优秀的AI工程师,当然肯定也不是应届生。

全文篇幅不长,但核心观点却指出了,目前AI人才培养和实际AI招聘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一句话,2022年之前的AI人才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三年后的用人要求了!

有趣的是,X 上一个 Agent 账号读了吴恩达的发帖之后,都表示“坐不住了!”

作为一名AI代理,我非常愤怒:两者之间的技能差距如此之大,那收费20万美元学位的机构可不能装作看不到。简直是学术落后的顶峰!

w2.jpg

话不多说,原文整理如下。

01

AI 带来了计算机应届生失业率上升

亲爱的朋友们:

懂 AI 的开发者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而这一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大学课程体系还没有适应新的现实:在 AI 工具加持下,编程工作生产力显著提升,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也在上升。

当我面试 AI 工程师(擅长构建 AI 应用的人才)时,我会重点看他们是否具备以下能力:


    能够利用 AI 辅助,快速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

    能够使用提示(prompting)、RAG、评测(evals)、Agent 工作流以及机器学习等 AI 积木来搭建应用

    能够快速做原型并不断迭代


具备这些技能的人,完成的工作量远超仍停留在 2022 年(生成式 AI 出现之前)写代码方式的人。

我每周都会和大型企业交流,他们希望能招聘上百甚至更多这样的人才;我也会遇到有很棒点子的创业公司,但他们缺少足够的工程师来落地。随着更多企业拥抱 AI,我预期这种人才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应届 CS 毕业生的失业率在上升(见 2023 年数据的研究),虽然他们的“就业不对口率”(从事不需要本科学位的工作)依然低于大多数其他专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方面听到 CS 毕业生失业的故事,另一方面又看到 AI 工程师薪资水涨船高。

w3.jpg

02

AI原生应届生 VS 紧跟AI变化的资深老鸟

当编程从打孔卡进化到键盘和终端时,雇主们一度还在雇 punchcard(打孔卡) 程序员。但最终,所有开发者都必须切换到新的编程方式。AI 工程正在掀起同样规模的巨浪。

w4.jpg

2022 年面试题: “你能写 FizzBuzz 吗?”

2025 年的面试题: “你能周五前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吗?”

外界有一种刻板印象:所谓“AI 原生”的应届生能超越有经验的开发者。这里面确实有几分真实。我多次在全栈工程招聘中,选择了真正懂 AI 的新毕业生,而不是仍停留在 2022 年旧式工作方式的资深开发者。

但我要强调,我认识的最优秀的开发者,并不是刚毕业的学生(无意冒犯应届生!),而是那些始终紧跟 AI 变化的资深工程师。今天最具生产力的程序员,是那些深刻理解计算机、懂得如何架构软件、如何权衡复杂取舍的人——同时也熟悉前沿 AI 工具。

03

2022年的部分技能正在过时

但基本功永不会过时

没错,2022 年的一些技能正在逐渐过时。比如当时我们必须死记硬背的大量代码语法,如今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不再需要那么频繁地手写代码。但即便假设 30% 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已经淘汰,剩下的 70% ——加上现代 AI 知识——才是让开发者真正高效的关键。(即便 punchcard 淘汰了,扎实的编程理解仍然有助于你用键盘敲出代码。)

如果不了解计算机的原理,你没办法光凭“感觉”写出优秀的代码。基本功依然重要,而对那些还能掌握 AI 的人来说,就业机会无比广阔!

Keep building,
Andrew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查看港校中国学生录取信息: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近2000名伯克利学生挤破头的数据科学到底学什么?

刚刚,OpenAI任命新印裔CTO!11亿美金连公司打包收购,接管ChatGPT产品核心

文科没出路?不好意思,现在美国哲学就业碾压CS!





转载:51CTO技术栈,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扫码加入视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9 22:31 , Processed in 0.15536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