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12|回复: 1

德国难民总量自2011年来首次下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9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一份新报告,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寻求庇护者、获得认可的难民和获得容忍居留的人员略少于350万。这一数字被不断增长的离境人数所抵消。

媒体报道,联邦政府针对联邦议院左党提出的质询的答复显示,居住在德国的难民总数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小幅下降。

根据政府数据,今年上半年,乌克兰移民总数减少了约5万人:从2024年底的354.5万人减少到目前的349.5万人。



这个数据包含不同居留身份的移民,来自乌克兰的移民也被纳入统计。这些人有的只在德国居住了几个月,也可能已经居住了好几年。

数据显示,在约350万难民中,约有49.2万人目前身份不明。例如不清楚他们是还在寻求庇护者或已被容忍。截至7月底,逃离乌克兰的人数为127万。

左党分析称,难民数量小幅下降的原因在于,尽管移民和战争难民不断涌入德国,但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被驱逐出境和离境的境况。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入籍,成为德国公民。例如,根据联邦内政部的数据,仅去年一年就有83150名前叙利亚国民入籍。


庇护人数下降60%


《图片报》在本月初报道称,德国的庇护申请数量有所下降。8月份,新抵达的难民数量再次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该报援引政府内部数据称,2025年8月,共有7803人在德国申请庇护。而2024年8月,这一数字为18427人。

左党联邦议院国内和难民政策发言人Clara Bünge称,这些数据“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因为全球范围内的需要逃亡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能够跨越戒备森严的欧盟边境、寻求保护的人数却越来越少。“

然而联邦内政部长Alexander Dobrindt将难民数量的下降视为严格移民政策的成功。他说,“我们的庇护改革正在奏效,我们的措施是成功的。”现在的政治重点将放在“加强欧洲共同庇护体系,进一步减轻欧洲的移民压力”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9-19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组数字背后,有几层“门道”值得拆开看。先给结论:德国的“难民相关人口”出现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轻微回落,主要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离境+遣返+入籍+统计口径调整),而非单一政策一击见效。把不同居留身份放在同一口径里谈“总量”,既能反映整体压力,也容易引发误读。

这意味着什么
- 规模与结构:约350万人相当于德国总人口的约4%出头。其中约127万为乌克兰临时保护持有人;另外包括在德的寻求庇护者、已获保护者以及“容忍居留”(Duldung)人员。
- “身份不明”≈49.2万,不是“人间蒸发”,更多是行政数据管理的问题:人员跨州迁移未及时更新、短期往返(尤其乌克兰群体)、身份从一种法类转入另一类(如从在审转为容忍居留/保护身份/入籍)造成的统计滞后。
- 净减少的驱动:离境与遣返上升、部分人回原籍或转赴他国、以及显著的入籍。德国在2024年放宽入籍法(一般居住年限降至5年、更多容许双重国籍)后,叙利亚群体入籍数上升并不意外。

为何会下降(多重因素,彼此叠加)
- 政策收紧与执行强化:联邦层面的“遣返提效法案”(Rückführungsverbesserungsgesetz)扩大了执法工具箱;更多“安全原籍国”的认定(如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加快了不符条件个案的否决与离境流程。
- 边境与路径效应:与波兰、捷克、瑞士的临时边检和更密集的内控,增加了二次流动的难度;塞尔维亚对签证政策的欧盟趋同也早已压低了特定通道的流量。
- 乌克兰群体的动态性:临时保护下进出相对灵活,部分回返、往返探亲、转往其他欧盟国家或入籍都会拉低登记在册人数。
- 统计口径的“再分配”:从“在审”转为“容忍居留”、从“保护”转为“公民”的身份变迁,不改变在德总人口,却会降低“难民相关人口”的统计口径。

需要防止的误读
- 把“难民总量”当作“庇护压力”的唯一定义。庇护新申请量(流量)与在册总量(存量)是不同维度。媒体提到2025年8月新申请同比降约60%(7803 vs 18427),这若按年化推算会显著减压,但也可能受季节性、路线变动和短期执法影响,需连续数月验证趋势。
- 将“身份不明”等同于“失联”。这更多体现行政数据的摩擦成本,而非安全层面的“黑灯瞎火”。
- 把一切归功或归咎于单一政策。离境、入籍、欧盟层面配套、来源国形势变化、走线成本与风险等,都在同台演出。

对政策与社会的现实影响
- 市县级承载稍获喘息:住宿、教育与整合项目的压力有望阶段性缓和,但乌克兰群体和已在册保护者的整合投入(语言、就业、资质认证)仍是硬骨头。
- 劳动力市场的悖论:“更少的庇护申请”与“更紧的用工缺口”并存。若庇护与临时保护流入下降,反而需要更主动的技能型与渠道化移民政策填补缺口。
- 欧盟层面的连锁:共同欧洲庇护体系(CEAS)改革已通过,真正“落地见效”要看成员国边境程序、回返协作和团结机制的执行力度,时间表更像是2025-2026逐步见形。

接下来值得盯的指标
- 连续数月的庇护新申请与认可率;境内二次流动与都柏林转移执行率。
- 乌克兰临时保护到期前的政策走向(目前欧盟层面已延至2026年3月),以及回流/再流动规模。
- 入籍数据的季度节奏(新法效应释放的尾声与峰值)。
- 省级层面的遣返执行数据与行政诉讼积压变化。

小纠错与背景提示
- 文中提到“联邦内政部长Alexander Dobrindt”。按一般认知,Dobrindt是CSU的重量级议员、曾任联邦交通部长,但并非联邦内政部长。可能是引用其就移民政策表态,或媒体在头衔上有混淆。就事论事,他代表的是保守派对“收紧奏效”的叙事。

一句话小结
- 德国的“难民相关人口”这次确实“轻踩了一脚刹车”,但这更像一段多因素叠加下的短坡缓降,而不是已经冲过终点线。政策是否真正“奏效”,要看趋势能否在未来几个季度里稳住——统计表会说话,不过它也需要一点时间“对表”。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0 08:05 , Processed in 0.08306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