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1|回复: 0

AI产业链投资核心知识点梳理2025年视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1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行业底层逻辑:中美博弈下的国产算力革命


1.政策与需求共振
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倒逼国产替代,国内政企算力采购转向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等国产芯片,2025年国产化率预计从2023年的17%升至55%。 国内AI算力需求爆发,阿里、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开启算力军备竞赛,2025年国内AI芯片市场空间达500亿美金,2027年或增至8000亿人民币。
2.产业链三阶段演绎
第一阶段当前主升浪:AI芯片算力核心  
寒武纪:国内唯一上市通用AI芯片厂商,思元590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亿,同比增长4347%,客户集中度从2024年的79%降至40%,绑定字节、阿里等大厂。  
海光信息:聚焦x86架构服务器CPU/DCU,产能依赖三星,受益于信创替代浪潮。  华为昇腾:政商合作优势显著,占据政府项目60%70%份额,910C/D通过Chiplet技术追赶英伟达产品。  
第二阶段产能支撑:晶圆代工+封测
中芯国际:N+2工艺产能年底预计扩至1万片/月,承载寒武纪、昇腾芯片代工需求;2025年收购成熟制程产线,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通富微电:先进封装产能加速配套,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200%,受益于多芯片合封需求爆发。  
第三阶段卡脖子突破:设备材料
光刻机:上海微DUV多重曝光技术逼近7nm制程,茂莱光学、福晶科技等供应链企业同步受益。  刻蚀机:中微公司5nm刻蚀机实现量产,北方华创12英寸设备市占率持续提升。  材料:安集科技CMP抛光液、鼎龙股份抛光垫打破海外垄断,成功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

二、核心标的解析:寒武纪的“神话”与风险


1.股价驱动因素  稀缺性:A股唯一纯AI芯片上市企业,纳入上证50、科创50等指数,获被动资金重点配置。  业绩爆发: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利润达10.4亿;订单量从2024年的2.6万片增至2025年预计15万片,字节跳动为核心增量客户。  情绪催化:市场透支2027年增长预期,市值一度超6000亿约为英特尔市值的75%,PE滚动市盈率高达5000倍,PS市销率达94倍基于2025年预计营收70亿。
2.潜在风险  产能瓶颈:中芯国际N+2产能不足,当前仅5000片/月;且因多重曝光工艺,每增加一次曝光良率下降10%。  竞争加剧: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3代、阿里平头哥芯片加速量产,政企客户倾向“多供应商”策略分散风险。  估值泡沫:市值隐含2030年44倍PE预期;存货达26.9亿同比增长51%,应收账款集中前五大客户占比85%,现金流压力隐现。  
三、产业链细分机会:从算力到运力的延伸


1.交换机芯片运力革命
PCIe Switch:万通发展收购数渡科技后,成为国内唯一量产企业;单颗产品处于千元美金级市场,8卡服务器需812颗,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或超200亿。  
以太网交换:中兴微中兴通讯子公司51.2T芯片对标博通,盛科通信25.6T产品加速国产替代,多用于机柜间互联场景。
2.存储模组存力需求  江波龙、德明利:企业级SSD模组受益AI服务器需求,单台服务器需20颗8T SSD,2026年国内市场增量超500亿人民币;但利润受海外颗粒厂商价格影响较大。
3.先进封装CoWoS  通富微电、甬矽电子:多芯片合封产能持续扩张,单颗封装成本占AI芯片成本的30%;中芯国际N+2工艺需依赖封装技术补偿算力。

四、市场动态与策略


1.资金面  A股连续25日成交超2万亿,融资资金加仓寒武纪,9月净买入39亿;但主力资金开始从沪深300等大盘股流出。  指数化投资推动“强者恒强”,寒武纪因稀缺性成为机构“必配标的”,公募持仓比例从3.2%升至8.7%。

2. 交易策略  短期:警惕情绪过热,寒武纪等标的面临“政策降温监管提示高估风险+业绩兑现不及预期2025年订单能否达50万片”双重压力。  

中长期:聚焦“算力芯片→运力交换→存力存储”主线,关注设备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封测通富微电的补涨机会。  风险控制:规避纯概念标的,优先选择“有产能落地如中芯国际扩产+有订单验证如万通发展对赌协议”的公司。
五、关键数据与时间节点  


寒武纪里程碑: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690芯片,2026年或实现100亿营收较2024年增长10倍。  
中芯国际产能:2025年底N+2产能达1万片/月,2027年或增至10万片/月。  政策催化:
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聚焦设备材料领域;2025年算力大会明确“智能算力年增长40%”目标。  

从“故事”到“落地”的投资演进 当前AI产业链已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验证期”,寒武纪的市值泡沫反映市场对“01突破”的溢价,但后续分化不可避免。核心机会在于三类方向:①国产芯片的规模化落地订单量维度;②设备材料的技术突破国产化率维度;③先进封装的产能配套良率提升维度。投资需紧扣“供需缺口+政策刚性”主线,规避纯估值驱动标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2 11:37 , Processed in 0.0809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