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4|回复: 0

AI换脸勒索风暴席卷政坛:10余名议员收到“不雅视频”,为何全是男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10万美元勒索金、伪造的不雅视频、清一色的男性受害者——一场由AI换脸技术掀起的政治勒索风暴正在马来西亚蔓延。9月16日,马来西亚《星报》披露,雪兰莪州、吉打州等多地10余名议员近期集体收到恶意邮件,邮件附件中竟是用AI深度伪造技术制作的本人不雅视频,威胁者要求在48小时内支付赎金,否则将全网曝光。

w1.jpg

通信部部长法米的通报更引发舆论哗然:所有报案的受害者均为男性议员,暂未收到女性议员遭遇此类勒索的报告。而这并非孤例,今年年初该国就有官员因AI换脸视频被诱骗参与虚假投资。当“眼见为实”的传统认知被技术击碎,这场针对男性群体的精准攻击,暴露出的不仅是AI监管的漏洞,更是技术作恶时代下性别议题的全新迷局。

w2.jpg

一、技术作恶的“精准打击”:为何盯上男性政客?

“选择男性议员作为目标,本质是精准利用了社会对男性形象的特定期待。”网络安全专家李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传统认知中,男性政治人物往往被要求维持“权威”“自律”的公众形象,一旦与“不雅内容”挂钩,更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诈骗分子正是抓住这一心理弱点,通过AI换脸技术制造“无法辩驳”的视觉证据,实现勒索目的。

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门槛的急剧降低。某AI安全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使用开源工具制作逼真换脸视频的平均时间已从2023年的8小时缩短至47分钟,所需算力成本下降92%。这意味着普通人只需掌握基础操作,就能将他人照片“植入”任意场景。马来西亚议员收到的视频中,背景细节与真实办公环境高度重合,甚至连人物习惯性手势都被AI算法模仿,若非专业机构鉴定,很难分辨真伪。

w3.jpg
这种“技术降维打击”正在突破政治领域。今年8月,国内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就因被伪造的“出轨视频”勒索50万元,尽管最终报警破案,但事件已导致其家庭破裂。当每个人的社交账号照片都可能成为“犯罪素材”,隐私保护的边界正被不断侵蚀。
二、性别认知的双重陷阱:谁在定义“受害者画像”?

马来西亚勒索案中“全男性受害者”的特征,意外撕开了性别议题的新裂缝。长期以来,在技术滥用导致的隐私侵权事件中,女性往往被默认为主要受害者,相关保护措施也多围绕女性展开。但此次事件表明,当技术成为武器时,性别并非安全屏障,而是可能被利用的“标签”。

这种认知偏差与此前武大诬告案形成奇妙呼应:前者是利用“男性怕负面标签”的心理实施勒索,后者是借助“女性易受害”的刻板印象发起诬告。两者本质上都是对性别叙事的异化,共同点在于——用预设的性别角色期待代替事实判断。

法学教授陈敏指出:“我们需要建立‘无差别隐私保护’意识。”她举例说明,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将深度伪造内容纳入刑法管控,但多数条款仍侧重保护女性免受“ revenge porn ”(报复性色情内容)侵害,对男性遭遇的类似侵权缺乏针对性规范。马来西亚此次事件中,部分议员因担心“影响政治前途”犹豫是否报案,正是这种制度性缺失的直接体现。
三、破局之道:当技术跑在监管前面,我们该如何自保?

面对AI换脸技术的“全民威胁时代”,个人和社会需要建立三重防御机制:

    技术防御:善用反制工具:目前主流浏览器已推出“深伪内容检测插件”,如Google的DeepFake Detector和国内的“真颜”系统,可实时识别视频异常帧;敏感岗位人员建议定期用“AI换脸风险检测平台”扫描个人图像泄露情况。

    w4.jpg

    法律防御:留存证据链优先:收到勒索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公证处固定邮件、视频等证据,同时联系网络安全部门进行溯源。2024年深圳某诬告案中,受害者因及时公证伪造视频,最终使侵权者获刑6个月。

    认知防御:打破“视觉迷信”:媒体应加强对AI换脸技术的科普,避免公众陷入“有视频就是事实”的误区。企业招聘、舆论监督等场景需建立“多源验证”机制,如要求提供视频原始文件、交叉核对时间线等。

马来西亚通信部已联合谷歌启动跨国调查,这场政治勒索风暴或许终将落幕,但AI技术带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当算法能轻易“偷走”我们的脸,当隐私变成可以量化的勒索筹码,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确: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技术的人必须守住底线。

互动话题:如果收到AI伪造的勒索视频,你会第一时间报警还是先自证清白?你认为该如何平衡AI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END

w5.jpg

w6.jpg

点|击|关|注|我|们

w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3 09:24 , Processed in 0.12601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