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26|回复: 0

AI算力深度报告:计算、网络、存储持续升级,AI算力行业投资建议(摘要)54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报告核心内容提要

1、GPU核心:GB300计算能力大幅提升,Rubin预期乐观

B300基于BlackwellUltra架构,采用TSMC4NP工艺与CoWoS-L封装,FP4浮点算力可达15PFLOPS,是B200的1.5倍。GB300搭载288GB的HBM3E显存。VeraRubinNVL144性能是GB300NVL72的3.3倍。RubinUltraNVL576性能较GB300NVL72提升14倍,内存是GB300的8倍。FY2026Q2,英伟达营收467亿美元,同比+56%。
2、服务器细节拆分:主板从HGX到MGX,RubinUltraNVL576架构升级

GB300NVL72系统由18个计算托盘和9个交换机托盘组成,搭载72颗BlackwellUltraGPU与36颗GraceCPU。与Hopper相比,GB300NVL72的AI工厂总体产出性能最多提升50倍的潜力。

GB300NVL72集成ConnectX-8网卡与BlueField-3DPU。RubinUltraNVL576将于2027年推出,采用Kyber架构,大幅提升机架密度。
3、网络:CPO取代可插拔光模块,Rubin实现超高速互联

CPO将硅光子器件与ASIC封装,取代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与传统网络相比,提升能效3.5倍、部署速度1.3倍。

Quantum-X和Spectrum-X交换机减少了对传统光收发器的依赖,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工厂提供高达400Tbps的吞吐量。Rubin将采用NVLink6.0技术,速度翻倍至3.6TB/s。NVLinkFusion向第三方开放互联生态,支持异构芯片协同。

新一代NVSwitch7.0扩展至576颗GPU互联,实现非阻塞通信,实现更大规模的GPU互联。
4、HBM:HBM4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SK海力士主导HBM市场

2025年3月,SK海力士率先向主要客户交付了全球首款12层堆叠HBM4样品。三星已准备在2025年7月底前向AMD和英伟达等客户提供HBM4样品。

美光在其AI内存产品组合中展示了下一代HBM4的计划,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SK海力士已与NVIDIA、微软与博通展开合作,设计客户专属的定制化HBM芯片。
5、冷板式液冷较为成熟,GB300NVL72采用全液冷方案

GB300采用了独立液冷板设计,每个芯片配备单独的一进一出液冷板,而非大面积冷板覆盖方式。

液冷技术具备更高散热效率,包括冷板式与浸没式两类,其中冷板式为间接冷却,初始投资中等,运维成本较低,相对成熟,英伟达GB300NVL72采用全液冷设计。
二、英伟达:FY2026Q3营收指引540亿美元左右

Blackwell实现了非凡的跨越式发展——BlackwellUltra的产量正在全速提升,市场需求也异常旺盛。

指引:FY2026Q3,预期营收为540亿美元左右,上下浮动2%。

毛利率:FY2026Q2,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2.4%和72.7%;指引:FY2026Q3,预期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3.3%和73.5%,分别上下浮动50个基准点。

w1.jpg

三、英伟达整机:HGX到MGX计算平台,服务器整机到系统形态

服务器制造级别可分为Level1-Level12。Level1为零部件制造,Level6为主板集成,通常为ODM发货“服务器准系统”时提供的。

Level10为完整服务器组装和测试,能够达到10级制造水平的制造商将提供有效的服务器解决方案。Level11-12级可将多台服务器联网作为机架级甚至多机架级解决方案。

w2.jpg

四、NVL72组装模式:计算能力、内存容量实现提升

GB300NVL72对比GB200NVL72ü计算性能:密集FP4计算提升至1.5倍,INT8计算几乎被淘汰:GB200提供360P(INT8稀疏计算),而GB300则降至仅23P(INT8密集计算)。

ü内存配置:HBM内存(容量增加1.5倍,带宽保持为每个GPU8TB/s)。

GB200:72个GPUx192GB=总计13.8TB。GB300:72个GPUx288GB=总计20.7TB。ü互联网技术:内置全新的ConnectX-8网卡,替代了之前的ConnectX-7,同时光模块带宽从800G升级到了1.6T,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带宽。

w3.jpg

五、HBM市场:预计制造难度更高的HBM4溢价幅度将突破30%

HBM(HighBandwidthMemory):是一款新型的CPU/GPU内存芯片(即“RAM”),是将很多个DDR芯片堆叠在一起后和GPU封装在一起,实现大容量,高位宽的DDR组合阵列。

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HBM技术发展受AIServer需求带动,三大原厂积极推进HBM4产品进度。由于HBM4的I/O(输入/输出接口)数增加,复杂的芯片设计使得晶圆面积增加,且部分供应商产品改采逻辑芯片架构以提高性能,皆推升了成本。

据Trendforce数据,鉴于HBM3E刚推出时预计的溢价比例约为20%,预计制造难度更高的HBM4溢价幅度将突破30%。

w4.jpg

六、HBM市场:HBM4预计于2026年推出,自2026年起开始量产

HBM4预计规划于2026年推出,预计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

HBM迭代快速,预计HBM3E将占据2025年出货份额超过90%,2026年HBM4将开始渗透入市场,供货商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随着客户对运算效能要求的提升,在堆栈的层数上,HBM4除了现有的12hi外,也将再往16hi发展。HBM412hi产品将于2026年推出;

而16hi产品则预计于2027年问世。此外,受到规格更往高速发展带动,将首次看到HBM最底层的Logicdie采用12nm制程wafer,该部分将由晶圆代工厂提供,使得单颗HBM产品需要结合晶圆代工厂与存储器厂的合作。

w5.jpg

七、HBM:预计2025年三星产能领先,SK海力士市占超50%主导HBM市场

以HBM产能来看,三星、SK海力士(SKhynix)至2025年底的HBM产能规划较为积极,三星HBM总产能至年底将达约170K(含TSV);SK海力士约150K,但产能会依据验证进度与客户订单持续而有变化。

CounterpointResearch表示,SK海力士扩大了其在HBM领域的领先地位,第一季度市场份额达到70%。

TrendForce预测,今年SK海力士的HBM市场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三星的份额将降至30%以下,美光科技的份额将升至近20%。

w6.jpg

八、HBM: KAIST发布技术演进路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6月,韩国国家级研究机构——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发布HBM相关论文,详细介绍了HBM技术到2038年的演进,展示了带宽、容量、I/O宽度和散热性能的提升。

该路线图涵盖了从HBM4到HBM8的技术发展,涵盖了封装、3D堆叠、以内存为中心的嵌入式NAND存储架构,甚至还有基于机器学习的功耗控制方法。HBM性能参数全面跃升:容量、功耗、带宽与接口技术持续突破。

在容量方面,预计单堆栈容量将从HBM4的288-348GB跃升至HBM8的5,120-6,144GB;功耗管理上,单堆栈功耗将随性能提升从75W(HBM4)增至180W(HBM8),并配套机器学习动态调频技术;带宽性能方面,预计2026年至2038年间,内存带宽将从2TB/s增长到64TB/s,数据传输速率将从8GT/s提升到32GT/s。

每个HBM封装的I/O宽度也将从目前HBM3E的1,024位接口增加到HBM4的2,048位,之后将一路提升到HBM4的16,384位。

w7.jpg

九、2026年GPU液冷市场有望达800亿元

GB200/GB300出货量的扩大使液冷渗透率不断提升,液冷市场空间大开。TrendForce预估今年BlackwellGPU将占NVIDIA高阶GPU出货比例80%以上,随着GB200/GB300出货的扩大,液冷散热方案在高阶AI芯片的采用率正持续升高。

按照单机柜液冷价值量70万元计算,假设明年出货10-12万个机柜,预计仅GPU液冷市场就有望达800亿。以GlobalMarketInsights2024年规模数据65亿美元为基准,2025-2026年CAGR约为30%。

非GPU/CPU部分也存在散热需求,整体制造成本有望显著提高。根据热管理行家公众号,英伟达计划2027年推出的RubinUltraNVL576——600kW等级的Kyber机架,将彻底摒弃风冷,实现100%液冷,并采用计算刀片(computeblade)。

w8.jpg

来源:国海证券;需要报告全文可联系客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w9.jpg

商务合作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4776264685

邮件:WBZX2019@163.com

w10.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5 19:49 , Processed in 0.16610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