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4|回复: 0

当育儿遇上A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孩子遇上AI

终于下班了!你拖着疲倦的身体,把沉重的屁股挪到了沙发上。

“爸爸回来了!”儿子从卧室跑出来迎接你。你满脑子都是休息,对儿子的热情置之不理。

为了不被儿子缠着,随手打开手机中AI软件,打开语音对话。“来,和豆包阿姨聊天吧”

w1.jpg

山山在和豆包聊天

二、你遇上AI

儿子今天又哭了,因为打不开零食袋子。“爸爸,我打不开”,儿子带着哭腔向你请求。

“哭哭哭!就知道哭!你能不能先想想办法!”你望子成龙,但却忘了他的年龄。

反手打开手机问豆包,“孩子总爱哭怎么办?”

三、AI依赖症

AI的出现让人们患上了AI依赖症。

这种依赖,使亲子关系梳离,更让父母与儿子沟通的能力退化。

AI本应是“工具”现在却成了父母的避风港,让父母逃避了育儿中必须面对的“麻烦”,而现实却是,这个“麻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必经之路。

四、“拒绝”与“依赖”

当育儿遇上了AI,真正的智慧不是“拒绝”与“依赖”二选一,而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AI永远是工具,绝没有可能去代替你去爱孩子。

让AI给出亲子游戏的建议,我们放下手机去陪孩子玩耍。

让AI查询“打开零食袋的技巧”,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去尝试。

育儿从来不是一场 “完成任务” 的竞赛,没有绝对的 “标准答案”,只有 “适合自己孩子” 的方式。
当我们拿起手机求助 AI 时,不妨先停一秒: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手机里的算法,还是我怀里的温度?这一秒的思考,或许就是 “智能育儿” 与 “用心育儿” 的分界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5 07:29 , Processed in 0.10030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