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1|回复: 0

[一带一路] 采访手记 |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眼中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近日,2025年“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来自87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与会。本届论坛有哪些亮点?第三次参加论坛采访的“老记者”,今年在现场又有哪些新见闻?让我们跟随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的镜头,一起感受各国媒体友好交往的现场氛围吧。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我深刻感受到这场盛会在参与人员规模、活动形式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创新与成长。
恢弘大气的论坛主题曲演唱、中国企业在海外推动民心相通的故事分享、中外自媒体“up主”的创意讲述……活动环节丰富多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论坛开幕式上的“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丝路故事汇环节,三个篇章分别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民心相通”为主题,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w1.jpg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开幕式上,哈萨克斯坦歌手露西娅·拜杜肯诺娃演唱本届论坛主题曲《大江南去》。

w2.jpg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八完全小学小杜鹃合唱团与旅居云南的国际友人颜小外共同演唱歌曲《风也可温柔》。

本届论坛的“一带一路”中外媒体联合采访,线路点位内容丰富,为外国记者了解中国提供了更多路径。我所在的拉美国家主流媒体考察团,由来自9个国家的19位媒体人组成,先后前往陕西西安、云南昆明和北京等地考察采访,其中陕西西安段的行程于主论坛开始前进行,我也成为了最早参与本次论坛报道的记者。

在陕西西安,比亚迪研发中心和无人驾驶智慧地铁8号线让拉美记者们体验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和地铁建设运营等领域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则让记者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w3.jpg

采访团成员在西安无人驾驶智慧地铁8号线寒窑站内参观。

w4.jpg

采访团成员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内观看演出。

在西安地铁8号线采访调研过程中,我捕捉到一条中拉合作典型案例的“活鱼”:2019年,中国企业成功中标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这是中国企业首个参与的美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维项目。为加强合作,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公司先后派出多批学员前往西安学习。来自哥伦比亚的记者凯瑟琳在这里“他乡遇故知”,遇到了正在西安地铁学习的同胞们。

绝不能放过这个线索!我和同事在现场采访了哥伦比亚记者和学员,并迅速制作了相关短视频。该视频被人民网、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海外网等平台转发,传播效果良好。

在云南昆明,我们先后在云天化集团、云南文博会、伊利云南工厂、中交集团滇池“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等点位调研采访。“这个设备检验结果的误差率是多少?”“你们如何控制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成本?”……外国记者对中国企业的智慧科技与绿色发展十分感兴趣,聚精会神倾听有关负责人的讲解,不时提出细致而专业的问题。

w5.jpg

采访团成员在云南昆明云天化石化厂实验室中采访。

w6.jpg

采访团成员在云南文博会与现场演员共舞。

w7.jpg

采访团成员在中交滇池“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采访调研。

百闻不如一见。“'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是各国新闻从业者非常棒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我很感谢它给予了我表达与分享的机会。”墨西哥《每日报》新闻网总监里卡多·达维拉在“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上表示。采访团成员、巴西247媒体集团主持人兼记者贝亚特丽斯·贝维拉库结束采访回国后在她的个人社交平台写道:“当我们展望未来,中国是不可能被忽视的存在。”

w8.jpg

巴西记者贝亚特丽斯·贝维拉库在云南文博会上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日之中国,在工业制造、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党报记者,我们有责任自豪地向外国媒体同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做好国际传播交流,既要以我为主,善于形象自塑,也要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了解和尊重国际受众的特点与需求。讲好“小而美”的故事,在轻量化传播时代更易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进博会、服贸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近年来,我参与多场重大活动采访报道,感受和见证了国际交流中传递出的中国好声音。

作为摄影记者,用影像形式做好国际交流活动报道,我的体会是3个字:“勤”“准”“活”。

“勤”指的是身体勤、眼睛勤、脑子勤——摄影记者必须长时间“泡”在新闻现场,身体时刻保持兴奋感,随时进入拍摄的最佳状态;眼睛需要敏锐搜索身边的新闻线索,迅速捕捉人物与环境间的联系,抓住有意思的构图角度或情绪表情。

“准”指的是拍摄时要果断——很多人物互动的生动表情稍纵即逝,抓到了就要马上按下快门,关键画面的饱满情绪呈现比追求构图更重要。

“活”指的是头脑要灵活,不能“掉线”——在拍摄前就要思考,今天准备拍摄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现场往往同时聚集着成百上千参会者,刚刚进入现场的记者很容易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必须调动思维、做好功课,预判可能出现的精彩瞬间,提前抵达最佳拍摄位置。

w9.jpg

外国记者在报道中多次采用我拍摄的图片。

交心交友,互学互鉴。“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国外的优秀同行交流学习。在行程中,我也与许多外国记者建立了友谊。期待今后继续参与类似活动的报道,发挥全媒体特长,用照片、短视频和文字报道等视觉形态,记录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精彩火花。

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

活力中国海南行丨中外合作办学正火热

活力中国海南行丨免税政策吸引这家企业与自贸港结缘

在这里,外媒记者走进中国生态画卷

活力中国海南行丨商业航天发射,从这里起步

活力中国海南行丨数字疗法是个啥?

文字:张武军

摄影:张武军

编辑:裴苒迪

核校:荣   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4 00:00 , Processed in 0.12457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