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3|回复: 0

[一带一路] 【学术活动】“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国际传播研讨会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北京大学师生的海外工程调研不仅是一次高校国际传播研究智库与中央企业国际传播部门横向合作的有益尝试,也是教育机构与企业机构密切协同,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带到“一带一路”现场的典型事迹,形成了“中交—北大”协同育人、联合研究的新模式。

2025年9月26日,由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成功举办。会议旨在围绕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开展的调研成果,以及央企“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所发挥的国际传播效力开展研讨。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

w2.jpg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程曼丽教授发表开场致辞。她回顾了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自成立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指出研究院始终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与战略传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她强调,中交集团承建的科伦坡港口城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已成为标志性和旗舰性工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国际传播的成功案例。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核心议题提出真知灼见。

w3.jpg

程曼丽致辞

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田菊芳在致辞中对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搭建的学术与实践平台表示了充分肯定。她介绍,中交集团是最早“走出去”的央企和全球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之一,打造了“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城”“中国装备”等知名品牌。这些工程不仅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动脉,也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载体。她强调,国际传播不仅是“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融进去”“充分一体化”,实现共融、共情、共生,并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共同挖掘中交故事、央企故事和中国故事。

w4.jpg

田菊芳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王维佳全面介绍了今年8月研究团队在科伦坡港口城和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的调研成果,并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两个旗舰项目国际传播工作的成就、亮点、风险和对策进行全面评估,报告系统总结了央企海外投资项目与工程项目在发挥国际传播效力方面的巨大潜力。王维佳强调,这次调研丰富了我们对国际传播工作的理解,它不只是短期内简单的形象塑造,也不只是媒体落地与流量竞争,而应将人际网络沟通、属地协调能力、大规模人员培训与智库协作共同纳入国际传播的范畴与评估体系,以展现和提升央企海外实践的真实效力,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贡献力量。

w5.jpg

王维佳做主题报告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文化处处长刘冬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对北京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央企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在于庞大体量与全球布局,并能以标志性工程承载中国形象与文化。他强调,国际传播是战略问题,如果缺少战略层面的规划和协调,就会导致工作分散、统筹不力。因此,应尽快构建责任体系、业务框架体系、组织力量体系与支撑保障体系的整体机制。同时,要发挥大企业对关键人群的影响,推动企业与高校智库协同,在更多项目中推广“宏大项目+共情叙事”,以自下而上的合力提升国际影响。

w6.jpg

刘冬进行报告点评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石化原宣传部部长吕大鹏指出,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展现出当前的国际传播事业亟待推动战略转型,即应由“大水漫灌”转向“提质增效”,在保持资金规模与投入的同时追求高质量,并从单纯的媒体传播迈向公共关系建设,重视与客户、竞争者、合作伙伴等群体的关系经营。

w7.jpg

吕大鹏发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以匈塞铁路的舆情事件为例,强调央企海外项目要加强与东道国媒体合作,建立危机预案与快速回应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公共关系与在地协同,为中国企业海外形象与国家形象提供更稳固支撑。

w8.jpg

张莉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以国家软实力国际排名为例,指出当前中国国际形象建设的短板。她强调,当前中国科技崛起,企业善讲科普故事能够有效助力国际传播。北京大学调研团队此次考察的科伦坡港口城儿童科普读物开发案例,就是软实力建设的优质样本。

w9.jpg

周敏发言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助理靳戈认为,国际传播应实现顶层设计与市场力量、上行与下行的协同联动,构建战略化、体系化的立体矩阵。他指出,企业对外传播应将中国标准输出、经济合作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通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提升中国方案的国际认知度与影响力。

w10.jpg

靳戈发言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宿希凤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是高校与企业的又一次“深度联合”,也为央企讲好“企业故事”“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思路。她表示,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团队赴企业海外项目现场开展调研与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双向奔赴”。

w11.jpg

宿希凤发言

在会议总结环节,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执行部长查长苗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团队的调研成果。他指出,中交集团等海外央企正由单纯的工程承包商向投资商、运营商转型,与各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因此,当前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实质性项目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亟须学界与智库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提炼可复制的理论成果,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w12.jpg

查长苗总结

✦本次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组织的暑期海外调研共由八名师生构成。他们走访了科伦坡港口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两大“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旨在探讨其国际传播现状及优化路径。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前期筹备、中期实地调研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历时近 5 个月。

✦在前期筹备阶段,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累计超过16个小时,总计超过500页幻灯片的读书研讨,广泛搜集学术专著、媒体报道和智库报告,进行项目国别和项目进展的全面分析。行前,研究团队按国别整理《斯里兰卡篇》《马来西亚篇》点位背景资料,针对24个重点点位设计访谈提纲,材料累计超13万字。

✦在实地调研阶段,研究团队实地走访项目核心负责单位、区域公司及施工现场,与当地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知名智库、公关机构,以及我国驻当地使馆、文化机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共计与18家机构与组织的89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随机采访了38组当地群众,获取真实的民意样本,总计形成了18万字访谈记录。

✦在后期研究阶段,团队向重点调研单位追加获取60份补充资料,并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资料梳理、整合与研讨,最终形成了5万字的《科伦坡港口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国际传播工作评估报告》。

✦这不仅是一次高校国际传播研究智库与中央企业国际传播部门横向合作、联合发力、系统调研的有益尝试,也是教育机构与企业机构密切协同,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带到“一带一路”现场的典型事迹,形成了“中交—北大”协同育人、联合研究的新模式。

w13.jpg

北京大学调研团队在马来西亚独立广场前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w1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9 17:37 , Processed in 0.15152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