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1|回复: 0

AI算力革命重塑存储芯片赛道:中国军团如何从“追赶者”蜕变“规则制定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当英伟达H100芯片在算力市场一卡难求时,鲜少有人注意到支撑AI算力的"隐形脊梁"——存储芯片正经历着比GPU更剧烈的供需重构。三星电子将LPDDR5X内存价格上调30%,美光HBM营收创历史新高,长江存储季度营收突破1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由AI算力革命引发的存储芯片行业颠覆性变革。

w1.jpg

一、AI算力革命:存储芯片从"周期品"蜕变为"战略物资"
传统半导体周期中,存储芯片常被视为"周期之王",其价格波动与供需错配直接相关。但本轮周期不同——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让存储芯片从"周期品"蜕变为"战略物资"。

w2.jpg

以HBM为例,这种垂直堆叠的DRAM芯片凭借每秒数TB的带宽优势,成为AI服务器的"刚需"。美光科技2025财年Q4财报显示,其HBM营收占比已超数据中心业务半壁江山,推动整体营收突破113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HBM的溢价能力——其单位带宽成本是DDR5的3-5倍,却依然供不应求。

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行业逻辑:存储芯片行业自2024Q3触底后,2025Q2已进入明确复苏通道。2023-2027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CAGR将达5.5%,2027年或超1380亿美元。而在中国市场,2025年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5500亿元,2020-2025年CAGR超20%,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存储芯片已超越商品属性,成为国家战略物资:
    美国对华高端GPU出口管制间接限制HBM流入:搭载HBM的A100/H100禁止销往中国,导致国内AI企业转向国产替代或二手市场,推高黑市价格。各国推动本土半导体产能建设:欧盟《芯片法案》、日本补贴铠侠扩产、印度扶持Micron建厂等政策虽着眼于长期安全,但在过渡期内加剧全球产能分配博弈。企业战略性备货常态化:云服务商(AWS、阿里云、腾讯云)与AI初创公司纷纷签订长期协议(LTA),提前锁定HBM供应,进一步收紧现货市场流动性。

多重不确定性下,市场风险溢价上升,存储芯片尤其是HBM的价格已进入“高波动+慢爬升”的新通道。

w3.jpg

二、中国突围: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惊险一跃
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企业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双双突破10亿美元季度营收大关,标志着国产存储芯片正式跻身全球第二梯队。华为自研HBM的推出更具有标志性意义——Ascend 950PR将于2026Q1量产,这意味着中国在高端存储领域首次实现"设计-制造-封装"全链条自主可控。

w4.jpg

技术突破背后是惊人的资本投入。据统计,2020-2024年A股存储芯片概念股资本开支从800亿增至1250亿,增幅超55%。华虹公司、利扬芯片等9家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超50%,这种"高强度投入"正在转化为技术壁垒。

w5.jpg

兆易创新境外营收占比超75%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其通过主控芯片与国内外闪存原厂全面适配,借助国内模组厂商实现"配套出海"。江波龙则通过收购巴西SMART Modular,将Zilia打造为出海"第一站",其自研主控芯片累计部署超8000万颗,UFS4.1产品正导入多家Tier1厂商。这些案例证明,中国存储芯片企业已形成"技术-产能-市场"的良性循环。

三、HBM:AI时代的"液态黄金"
在所有存储芯片品类中,HBM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其技术壁垒体现在三个方面:垂直堆叠工艺要求纳米级精度,超宽数据通路需要突破信号完整性难题,而低能耗设计更是涉及材料科学突破。美光科技CEO在财报会上直言:"HBM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w6.jpg

这种技术特性决定了其独特的商业逻辑。与传统DRAM不同,HBM的客户集中度极高——全球前五大云厂商占据80%以上需求。这种"强者恒强"的格局,使得头部企业如三星、SK海力士、美光形成"技术-产能-客户"的闭环优势。但中国企业的突破正在打破这种垄断——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已实现232层3D NAND量产,长鑫存储的LPDDR5也通过华为等终端厂商验证。

w7.jpg

四、资本狂潮:千亿资本开支背后的产业逻辑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腾讯2025年资本开支或达千亿——这些数字背后是算力军备竞赛的残酷现实。对于存储芯片企业而言,资本开支不仅是产能扩张,更是技术迭代的"入场券"。

从A股数据看,2024年存储芯片概念股资本开支达1250亿,较2020年增长55%。这种投入产出比正在显现:江波龙自研主控芯片部署规模持续放量,精测电子与长江存储等客户建立深度合作,东方中科250MBps测试机实现EEPROM、NOR Flash全覆盖。

w8.jpg

更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开支的"结构性变化"。2022年以来,存储芯片概念股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从15%提升至17.11%,9家公司超50%。这种"高强度投入"正在转化为技术壁垒——联芸科技主控芯片已适配国内外所有闪存原厂颗粒,光韵达12英寸全自动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投资机会:筹码集中背后的"黄金坑"
在资本狂潮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涨幅最高的股票,而是筹码大幅集中的潜力股。据统计,年内跑输申万半导体指数(50.51%)且股东户数下降超5%的存储芯片概念股仅9只。其中,东方中科股东户数下降超25%,其250MBps测试机覆盖EEPROM、NOR Flash等主流存储器;精测电子股东户数下降20%,与长江存储等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光韵达股东户数下降12.31%,其12英寸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w9.jpg

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资本开支大。在行业反转期,这类公司往往能实现"戴维斯双击"——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共振。据CFM闪存市场预测,随着AI服务器出货规模扩大,2025Q4存储市场价格将全面上涨,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业绩弹性。

六、未来展望:万亿赛道的中国机会

站在2025年的时点回望,存储芯片行业的变革远未结束。技术层面,HBM3E、HBM4等迭代产品将持续提升带宽密度,3D NAND层数将突破300层;应用层面,AI手机、自动驾驶、元宇宙等新兴场景将创造新的需求;格局层面,中国企业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

w10.jpg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三个维度:一是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升级机会,如HBM、3D NAND等;二是产能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产能释放;三是客户拓展带来的市场扩容,如华为自研HBM的商业化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企业在技术、产能、生态三个维度的全面突破,未来有望诞生“中国的三星”级存储芯片巨头。

【互动环节】
你如何看待存储芯片行业的未来?认为哪家中国企业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三星"?是技术领先的长江存储、产能强劲的长鑫存储,还是生态完善的兆易创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 23:22 , Processed in 0.1273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