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6|回复: 0

搞笑,子宫里装“监听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⁴这世上的荒唐,有时比戏文里唱的还要来得离奇。近日见着一桩新闻,一位叶姓女子,言之凿凿,说几年前在医院复查那小小的避孕环时,竟被医生神不知鬼不觉地装进了个“监听器”!她自然是愤懑不已,要求取出,要求赔偿。被拒绝后,便一纸诉状,将这离奇的官司打到了法院。读到此处,我初时是哑然失笑,这想象力,怕是比那写传奇小说的话本先生还要天马行空几分。那幽深的子宫,生命的摇篮,何时竟成了安放这等“机巧”物事的所在了?
这第一层的“搞笑”,自然落在这叶某的身上。新闻里白纸黑字写着,证据显示,其宫内并无那臆想中的“监听器”,那被她认作铁证的“囊性回声”,不过是医学影像上寻常的生理现象或微小病灶。她便将这风车当作了巨人,执拗地冲杀过去。旁人看来,这近乎于一种痴妄。我起初也觉得,这怕不是精神世界里起了些波澜,才生出这般无根无由的疑惧。一个妇人身子里最私密、最柔弱的方寸之地,竟无端幻想被塞进了冰冷的、属于谍战世界的物事,这其间的错位与荒诞,本身就带着一股辛酸的“喜剧”色彩。她的惊恐与诉求,在旁人眼中,便成了一幕独自上演的滑稽戏。
然而,笑过之后,细想一层,这官司竟能一路从立案堂而皇之地走到二审,便不由得让人将目光转向那庄严肃穆的法庭了。于是,这第二层,或许也是更深一层的“搞笑”,便隐隐约约地浮了上来。我并非法曹中人,但也约略知道,那诉讼的大门,也不是什么离奇古怪的由头都能叩开的。叶某这事,无凭无据,仅凭一己之空想,这立案的“依据”究竟是什么?难道只因她状子上写了“监听器”三个字,便足以启动国家那庞大而精密的司法机器了么?这倒真叫人有些费解了。莫非如今的法院,也兼有了安抚各种奇思妙想的慈善职能?这流程走得一丝不苟,一审、二审,法官们穿着黑袍,正襟危坐,听着关于“子宫监听器”的辩论,而后援引法条,郑重其事地写下“驳回诉请”的判词——这场景,庄严是极庄严的,但衬着那子虚乌有的“监听器”,总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诞。仿佛一台正经的史诗大戏,偏偏配了个滑稽戏的楔子。
这么一想,叶某的“搞笑”,或许还带着些个人境遇的可怜与可叹;而这司法程序在此事上展现出的“包容”,却更像是一种系统性的、耐人寻味的“幽默”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些光怪陆离的世相。一方面,我们似乎步入了一个“万物皆可诉”的时节,个体的感受,无论其根基如何飘渺,都急切地要求着一种正式的法律确认与回应。另一方面,这司法资源的慷慨,用在这种无妄之谈上,对于那些为着房产、薪资、真正人身损害而焦头烂额、苦苦等待正义的寻常百姓而言,又算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呢?这好比是满桌的饥民等着分粥,却有人因怀疑粥里被下了“无形的咒语”而闹上公堂,官府还当真受理了,审了一回,又审一回。
笑罢终要沉思。叶某子宫里的“监听器”自然是无稽之谈,但她内心那巨大的不安与被害的妄想,恐怕是真实存在的。而一个能让她这般妄想得以“登堂入室”、耗费公共资财以为验证的机制,其背后运作的逻辑,或许比那枚虚无的监听器,更值得我们侧目与玩味。这世道,有时真叫人不知该笑,还是该叹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4 09:49 , Processed in 0.0916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