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9|回复: 0

AI与人类的鸿沟:为何AI会陷入无限循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AI的‘低级’故障,如打客服电话总卡在选人工服务环节,导航软件重复错误指令。这些并非AI‘笨’,而是它与人类本质存在鸿沟。神经科学家阿尼尔·塞斯对此有深度解读,他指出AI无限循环根源在于未‘扎根’时间和熵,而这是人类意识核心。

AI的无限循环现象

AI无限循环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像打客服电话选人工服务总卡在确认需求环节,导航软件重复指令等。阿尼尔·塞斯提到马德里机场登机廊桥的AI系统故障,它不断重复靠近、退回动作,陷入无限循环,而人类能快速判断问题所在。这反映出AI与人类存在本质差异,其‘智能’和人类智能底层逻辑不同。要理解AI无限循环,需区分‘智能’与‘意识’,‘智能’关乎行动,‘意识’关乎存在或感受,很多科技公司认为智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意识会自然出现,而阿尼尔·塞斯觉得这是误区,真正能摆脱‘无限循环’的智能依赖意识带来的能力,此意识与时间流动深度绑定。

w1.jpg

真实案例:马德里机场的登机廊桥

阿尼尔·塞斯有次航班降落在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本以为下机顺利,却因登机廊桥的AI系统故障,所有人被困机舱。那台由AI操控的登机廊桥像‘卡住的玩具’,不断重复靠近、退回动作,陷入无限循环。最后工作人员赶来,很快找出症结并修好。这个案例凸显AI易陷入无限循环,而人类能快速判断问题,引发对AI与人类差异的思考。

图灵停机问题的解释

1936年,艾伦·图灵在论文中提出‘图灵停机问题’,这是理解AI局限的关键。他证明不存在一种算法能始终准确判断给定程序在输入某个数据后最终会‘终止运行’还是‘无限循环’。例如写程序让机器人找红色物体,若面前无红色物体或识别参数设错,机器人会一直走不停。即便加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本身也可能故障,进入‘递归监控’逻辑,总有一层会失效导致系统循环。这说明无论程序多精密,都无法提前预知其在所有情况下是否会卡壳,这是计算机科学的底层规律。

框架问题的核心难题

1969年,约翰·麦卡锡和帕特里克·J·海耶斯提出‘框架问题’,它比图灵停机问题更具体,直指AI在‘决策’上的核心难题。若让AI控制家庭机器人从客厅走到厨房拿牛奶,人类能自动忽略无关信息,只关注关键信息,但AI无法天然区分‘相关’和‘无关’,可能会思考各种无关细节,陷入无限信息筛选,甚至连第一步都做不了。因为特定场景中‘无关信息’数量可能无穷,AI没有‘天然过滤器’判断该忽略什么,排查过程可能变成‘无限循环’。

人类与AI的根本差异

人类与AI存在根本差异,核心在于时间与熵以及意识。从物理学角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孤立系统熵只会增加或不变,而开放系统如人类可通过获取能量降低自身熵。人类是与时间、熵深度绑定的生命体,在不同尺度时间相互交织、整合下,能在复杂环境中快速判断,不陷入无意义循环。但AI对时间漠视,其计算本质是状态跃迁,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无绑定,虽能执行指令却无‘自我存在’感知和‘时间流逝’概念,易陷入无限循环。对于未来AI改进方向,有模拟计算机、凡人计算、神经形态计算和动力系统方法等探索,但都未真正‘扎根于时间与熵’,缺乏主动抗熵的生存驱动和意识层面感受。在生物身上,摆脱无限循环的智能依赖意识,意识核心是与身体、环境、时间、熵深度绑定,若AI无此绑定和真正意识,就无法拥有通用人工智能。

w2.jpg

时间与熵的绑定

模拟计算机是最早的计算机形式,如2000年历史的‘安提基特拉机械’,能通过齿轮连续转动预测日食、月食和行星位置。其特点是‘时间是连续的’,更接近人类对时间的感知,但存在‘精度低’问题,易受环境影响,如温度、湿度会改变齿轮转动速度,所以后来被数字计算机取代。

意识的整合能力

‘凡人计算’核心是让计算依赖硬件的寿命,一个程序只有在特定硬件正常工作时才能运行,一旦硬件失效,程序随之‘消亡’。这种设计思路是主动‘拥抱’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硬件的‘有限寿命’强制程序不无限运行,避免循环。阿尼尔·塞斯认为此方法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本质是用硬件限制解决软件问题,未让AI真正‘理解时间’,只是切断循环可能。

未来AI的可能改进方向

神经形态计算是热门方向,核心是模拟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用特殊芯片模拟神经元信号传递,让计算过程更接近‘神经时间’的有快有慢。与数字计算机相比,其信号传递是连续电压变化,更像大脑神经活动。但阿尼尔·塞斯怀疑该方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它只模拟了大脑结构,未模拟大脑的‘生存驱动’和‘情感效应’,而这些是人类摆脱循环的关键。

文章围绕AI与人类的鸿沟展开,阐述了AI无限循环现象,通过马德里机场登机廊桥案例、图灵停机问题和框架问题进行解释。对比人类与AI,指出人类因与时间、熵深度绑定及意识整合能力,能避免无限循环,而AI因缺乏这些易陷入循环。对于未来AI改进方向的探索,模拟计算机、凡人计算、神经形态计算和动力系统方法等都未真正让AI‘扎根于时间与熵’。研究表明,生物摆脱无限循环的智能依赖意识,意识核心是与身体、环境、时间、熵深度绑定,若AI无此绑定和真正意识,难以拥有通用人工智能。

文字和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7 00:04 , Processed in 0.10568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