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5|回复: 0

AI大模型赋能金融:如何守住安全底线? | 社会科学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对于金融强国这一战略目标而言,金融安全的战略地位尤为关键,它不仅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基石,而且事关人民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尚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但在数字金融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历经二十年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创新。

原文 :《积极平衡AI金融创新与安全风险》

作者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 卓

图片 | 网络

数字金融如何发挥作用?数字技术能够极大程度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其规模效应特征使边际成本随服务覆盖面扩大持续递减。同时,大数据有效缓解传统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困境,改善金融风控,促进金融创新。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数字金融展现出独特优势。中国在普惠金融领域为全球提供了中国式解决方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作为基础性要素承载独特使命,数字金融是实现前四篇大文章的技术底座和基础能力。

w3.jpg

数字金融有效弱化了传统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传导强度。数字技术重构了信贷风控逻辑。大型科技平台利用海量用户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实时信贷风险,促成信用贷款。

AI驱动下的数字金融发展。中国金融体系始终保持创新趋势,早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信息化、电子化;2013年开始着力推动互联网化、互联网+,继而强调数字化、金融科技;当前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2018-2021年,“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占据主导,而2022-2023年,“智能”与“智能化”已然成为最主要的关键词。2022年末美国推出ChatGPT,2025年初中国推出DeepSeek,这些现象级创新标志着AI应用跨越奇点。

w4.jpg

AI技术革命引领中国金融从应用创新驱动进入技术创新驱动阶段。回顾过去二十年数字化发展,金融创新多聚焦于应用场景重塑与商业模式融合。国内金融机构已开始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加大金融科技和AI技术布局。2025年3月央行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AI对金融安全体系呈现双重影响。AI大模型驱动的金融智能化转型,对金融安全体系呈现双重影响。从积极角度看,AI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金融安全。AI技术通过优化金融基础设施,降低成本,能够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通过有效解读金融信息,特别是非常规的大数据、替代数据,能够有效挖掘信息,加快信息流动,促进金融市场有效性;通过改善金融信贷中的风控,能够降低信贷风险;通过赋能金融从业人员,实现金融机构降本增效,从而能够使金融机构更有效抵御外部冲击,提升金融韧性。然而,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带来了潜在金融安全风险。

w5.jpg

AI大模型的卡脖子风险。大模型或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技术底座,头部AI大模型的技术自主性愈发重要。AI金融应用的技术风险。大模型的黑箱决策机制与算法偏见问题导致风险评估透明度缺失,模型幻觉现象可能引发系统性误判风险。大模型在金融中的广泛使用使数据交换复杂化,针对网络系统的攻击或恶意操作会导致更大的破坏性。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平衡AI金融创新与安全风险。首要原则是寻找平衡点,既要允许创新,也要关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打造自主可控的AI金融产业链需要构建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AI金融安全产业。利用AI技术重构金融基础设施。构建AI金融的监管与治理体系。提升金融监管的数智化水平。

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尚处于发展初期,上半场以互联网金融与数字金融的创新实践为主导,而未来二十年,AI大模型可能重构金融的各个场景。这一转型进程中,既要平衡AI技术对金融创新的引领,也要密切关注金融安全风险。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70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程鑫云

w6.jpg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w8.jpg

拓展阅读

开拓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 社会科学报

关注 |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期,安全保障的核心是什么?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7 02:16 , Processed in 0.13204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