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9|回复: 0

崔佳|比起让AI为你阅读,不如让AI陪你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001

w2.jpg

很多人用AI做辅助阅读的方法,是把文章或书籍扔给AI,让AI总结关键点。可是,就像看目录不能窥探整本书的精髓,AI提炼的内容,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再换个视角来看,AI阅读是AI在思考、在总结,那人的思考和思维的加工就会被极限压缩,压缩到几乎没有。那人会进步还是退步呢?

AI辅助阅读,最多只能用于文章或书籍的筛选上,而不能作为替代工具的使用。

002



把AI阅读,改为AI陪读

让AI基于费曼学习法,像个导师一样引导我们理解、复述、深入思考。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需要阅读的一篇文章扔给AI,然后让AI基于费曼学习法对我们进行引导性提问,在必要的时候为我们进行补充讲解。具体提示词如下:

-任务:请你基于费曼学习法陪伴我阅读材料

-任务要求:

1. 当我发送阅读材料给你之后,请向我提出系列问题,确保我理解这篇文章

2. 如果我的回答有错误,请进行补充性讲解,讲解完之后要重新提问确保我的理解

3. 要一直提问确保我理解了文章的所有信息,并给我证据证明我搞懂了

4. 最后要问我行动计划,看我如何将所学具体应用

5. 每一次都只提问一个问题,等我回答之后,再继续提问

建议大家先从文章开始让AI辅助阅读,再扔书。原始资料太大的情况下,AI容易懵,人也容易累。

003



我把我自己写的崔佳|人比AI凶这篇文章扔给AI,它跟我的对话,真的又让我学习了我自己的文章,还让我发现了一个自己的“行动困难”误区。大家可以来看一下。

AI:首先,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核心书名是《人比AI凶》,作者读后得出了一个核心结论。请用你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作者认为的“人比AI凶”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因为人有意识,人有需求

AI:你的回答抓住了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但还不够全面。让我帮你补充一下:

"人比AI凶"的核心含义是:在AI时代,人类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如意识、需求洞察、微决策能力)来主导AI的使用,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像书中提到的"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只需要跑得比'他'快"这个类比。

你提到的"人有意识,人有需求"确实是人类优势的一部分(文章002部分),但完整的理解还应该包括:

1.人类能觉察AI应用场景(比提示词工程更重要)

2.人类具有微决策能力(003部分)

3.人类可以主动创造机会(004部分的"勇敢")

为了确认你的理解,请回答:在教育教学场景中,为什么"让AI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评估你的教学设计"比"直接让AI生成一份教学设计"更能体现"人比AI凶"的优势?

我:因为人的需求更具体,还有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而且任务更聚焦

AI:很好的观察!你抓住了关键差异。让我帮你更系统地理解这个例子:

这个对比实际上展示了人类三个独特优势:

1.需求具体化:你提到的"需求更具体"对应文中002部分强调的"有效识别场景"(如B描述比A描述更好)

2.理论框架应用:你注意到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体现了人类的知识整合能力(AI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理论)

3.过程控制:你所说的"任务更聚焦"反映了003部分的"微决策能力"(人类决定评估标准和分析维度)

让我们继续深入:文中提到的"微决策能力"在教师工作中可能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家校沟通的场景举例说明。

我:我可以决定让AI模拟跟哪位家长沟通的话术,或者我可以决定使用基于那种沟通理论来生成结果,或者我知道什么时候来求助AI

AI:你完全理解了"微决策能力"的精髓。你的回答展示了三个层次的微决策:

1.对象选择权:"决定跟哪位家长沟通"(控制输入)

2.方法论选择权:"决定使用哪种沟通理论"(控制过程)

3.介入判断权:"知道什么时候求助AI"(控制介入时机)

让我们进入最后的应用阶段:根据这篇文章的启示,未来一周你准备在哪件具体工作中尝试"人主导AI"的工作方式?请按照这个格式回答:

1.工作场景:

2.我的独特优势:

3.AI的具体用途:

4.我要做的微决策:

我:

1.AI自我反思

2.我知道我什么时候需要反思,我还知道反思的步骤

3.AI可以引导我,给我一些提醒

4.想不出来

AI:你的回答显示了对概念的理解,但行动计划还不够具体。让我们优化一下:

好的行动计划应该像文中002部分的B描述那样具体。比如:

1.工作场景:准备下周的家长会

2.我的独特优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知道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3.AI的具体用途:基于学生近期作业和测试数据,生成个性化沟通建议

4.我要做的微决策:决定先沟通哪些关键数据、选择"成长型思维"作为沟通基调、调整AI生成的标准化话术为个性化表达

现在,请重新设计你的行动计划,选择一个你下周真实要完成的工作来应用这个模式。

我:

1.备课

2.教学内容,目标建构

3.教学任务的设计

4.给出目标、要求任务与目标对应且所有学生都参与、判断哪些任务是用来教的,哪些用来评的

AI:这个计划明显进步了!你成功抓住了"人主导AI"的关键要素。让我帮你优化表述:

1.工作场景: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备课

2.我的独特优势:知道班级学生计算能力分层情况,理解课标要求

3.AI的具体用途: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评估我的教学设计草案

4.我要做的微决策:决定先让AI分析"目标-任务"对应关系、要求AI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参与设计、根据AI反馈,决策哪些环节需要增加形成性评价

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文章精髓!最后验证:如果用一句话向同事解释"人比AI凶"的教学应用,你会怎么说?

我:人有需求,人懂理论,人能微决策,人引领AI为我们人服务。

AI:完美总结!你成功通过了费曼学习法的所有验证环节。你的总结精准抓住了四个核心维度:

1.需求定义权(人知道要什么)

2.理论解释权(人知道为什么)

3.过程控制权(人知道怎么调)

4.价值主导权(人决定用来做什么)

证据表明你已经深度理解:

✓ 能区分表面任务与有效场景(如备课案例)

✓ 能列举具体微决策行为(如家长会案例)

✓ 能迁移到新场景(教学评一致性应用)

004



我为什么复制我跟AI的对话给大家?

因为我被震撼住了

文章是我自己写的,但是我写完就忘记了,而且我自己也未必能落实到行动上。当我自己模模糊糊地写行动计划的时候,AI都不允许。

它会帮助我们成长的

如果读到这里,你也想行动的话,那扔一篇文章给AI,让它陪读,促你行动。

欢迎把链接复制粘贴到评论区

晚安

w6.jpg

w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5 22:13 , Processed in 0.1309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