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1|回复: 0

AI“虚拟演员”爆火,你的专业,在10种AI工具面前还剩下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近日,一则消息在影视圈炸开:英国制作公司Particle 6使用10种人工智能软件工具,创造出一位名为蒂莉·诺伍德的“虚拟演员”。

w1.jpg

这位AI演员不仅有了官方定妆照、社交媒体账号,还在今年7月完成了她的出道作品《人工智能专员》,并迅速积累了4万多粉丝。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9月底的苏黎世电影节上,制片人艾琳·范德维尔登公开宣布:将有经纪公司与这位“虚拟演员”签署代理合约。

w2.jpg

好莱坞的强烈地震:从惊讶到警觉

消息传出,美国演员工会立即发表强烈反对声明:“诺伍德不是真正的演员,而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生成的角色,该程序未经允许、也没有支付报酬,就利用了无数专业演员的表演成果进行训练。”

金球奖影后艾米丽·布朗特的反应更为直接——她在播客节目中听闻此事后当场惊呼:“完了,我们真的全都完蛋了!”

w3.jpg

多模态AI创作时代来临:10种工具协同的启示

能够协调使用10种AI工具进行创作,标志着多模态AI创作时代已经到来。从剧本生成、角色设计到视觉呈现,这种全流程的AI协作模式,展现了当前AI影视创作的最前沿水平。

诺伍德团队的成功实践印证了一个重要趋势:单一工具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创作需求,未来属于那些能够驾驭多种AI工具、实现协同创作的复合型人才。

工具普及背后的能力鸿沟

当AI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残酷的职场真相浮出水面:工具的丰富程度与个人竞争力并不成正比。

在人人都能接触到相同AI工具的今天,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于:

· 系统化的工作流设计:让多种工具形成有机整体

· 跨领域的整合思维:打破单点技术的局限

· 专业级的品质把控:从技术实现到艺术表达的升华

这正是当前职场中无数人正在经历的转型阵痛:各种AI工具触手可及,但能够真正发挥其综合价值的人才却寥寥无几。

多模态能力:AI时代的新分水岭

Midjourney高级认证课程的设计理念,正是基于对多模态AI时代的深刻洞察。课程通过六大模块的系统训练,培养学员的多工具协同能力:

以Midjourney为核心,整合Runway、Kling完成视觉创作;

通过Suno、ElevenLabs实现音频制作;

运用剪映等工具进行后期合成。

这种跨工具、跨领域的整合能力,正在成为AI时代新的价值分水岭。它不再是简单的“会用工具”,而是升级为“善用工具组合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

重塑职场竞争力:从工具使用者到流程设计者

诺伍德案例给每个职场人的启示是:当基础的操作技能逐渐被AI掌握,我们的价值就需要向更高维度迁移。

· 从“操作单个工具”到“设计工作流”

· 从“完成单一任务”到“整合多维资源”

· 从“技术执行者”到“创意架构师”

Midjourney高级认证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提升,更在于它帮助从业者完成这一关键的认知跃迁——在多工具协同的环境中,最重要的不是掌握某个具体工具,而是具备架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如何在多模态时代把握主动权

好莱坞对AI演员的讨论,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技术变革的深度思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未来职场的发展方向。

能够协调10种AI工具进行创作,这个事实本身就在告诉我们:多模态AI能力已经成为新的竞争赛道。在这个赛道上,系统性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备项”。

因为当工具变得普及,真正稀缺的是那些能够让多种工具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倍增价值的人才。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模式的进化——从使用工具到驾驭工具生态,正是未来十年职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年薪30万+:学完Midjourney高级认证,成为AI动态设计师、广告创意师

为什么要考取Midjourney证书?这可能是你当下最值得的投资!

Midjourney高级认证课程:AI+音频/视频/短片制作(初级和中级进阶)

w4.jpg

w5.jpg

w6.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5 23:30 , Processed in 0.1203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