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3|回复: 0

乡村孩子用AI(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意味着人工智能+教育有了落地的操作手册。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乡村学校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普及与运用的教育,硬件、师资、学情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这个国庆假期,我们给老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做假期的实践作业设计时要融入AI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初步了解人工智能。我所带的班级从七年级开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就在课堂内外渗透人工智能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并且还时不时交给学生一些实践的任务,上学期学生在读书分享会上制作的课件就得到了评委老师的好评。这个国庆假期我就布置了:运用AI给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者写景的文言文中的某一些句子配画,并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还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名著中的人物动起来。全班48位同学,我一共收到了39份作业。同学们使用的AI工具很丰富,因为给的指令不同,每份作业都没有一模一样的,当然,有的同质化的情况还是有的。有的同学只会创作静态的图片,绝大部分同学能创作出灵动的视频还有解说,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打算出差回来之后,用同学们创作出来的AI作业讨论一下“如何更好地与AI对话赋能自我成长”的话题。我和同学们一样,面对人工智能也在学习和摸索,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一定是比我更强的。选择一小部分作品分享,也算是见证他们的成长。之后,我们会开展更多人工智能教育和实践活动,就让我慢慢记录吧。刘桐炜同学创作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黄庆茹同学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张永轩同学的《春望》梁欣妍同学的《渡荆门送别》时间关系,今晚暂时分享4位同学的作品,其他同学的作品后续上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07:52 , Processed in 0.0822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