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5|回复: 0

AI的火花,点燃的是美国民生的焦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做为一名从业电力40多年的老兵,多次去过美国,也和美国电力行业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用电的粗犷,或者说豪横,特别是居民和生活用电,然而这一切却随着AI的迅猛到来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10月8日发表了《从甲骨文“云塌房”看算力帝国的脆弱地基》,其实正在狂欢的AI市场也点燃了美国民生的焦灼。

“这个冬天,我们可能要为每一度电数着指头过日子。”——这不是末日电影的台词,而是2025年10月美国多地家庭在社交平台上最真实的吐槽。过去三年,美国居民平均电价已上涨30%,远超通胀;在数据中心扎堆的弗吉尼亚、得克萨斯等地,月电费甚至高出五年前267%。当AI大模型以惊人速度吞噬算力,支撑它们的巨型数据中心也在吞噬电网的每一寸余量,最终把账单悄悄塞进普通家庭的邮箱。

一、从“云端”到“账单”:算力如何变成电价?

1. 需求曲线陡升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估算,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翻一番,占全美总需求近9%,相当于全球第四大“用电国”。PJM——覆盖13州、号称美国最大电网运营商——坦言,仅2024年6月起12个月内,数据中心就使其区域内消费者成本增加93亿美元,明年还将继续攀升。

2. 供给曲线迟钝

电网扩建审批平均耗时5年以上,新能源补贴却在“大而美法案”后被削减,BNEF预计2035年前新增风光储能装机将因此减少23%。当“用电大户”激增而“送电通道”跟不上,批发市场的容量价格便像拍卖行里最后一件拍品——价高者得。美银美林指出,PJM容量价格几年内暴涨,直接推升居民账单18%–25%。

3. 成本传导无缓冲

美国电力市场实行“成本+收益”管制,公用事业公司可以、也必须把购电成本转嫁给终端。于是,数据中心在批发侧抬价,零售侧的居民和小商户只能签收“加急版”电费单。2025年上半年,全美公用事业公司已向监管机构递交总计290亿美元的调涨方案,同比暴增142%。

二、谁在最先被“电”到?

- 低收入家庭:美国电力研究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平均每户电费1850美元;对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家庭,这笔支出已占其可分配收入的6%–8%,高于医疗自付比例。

- 欠发达县域:许多偏远地区为吸引投资,提前扩建输电线路,结果“厂”未建、“费”先到,当地家庭先承担容量富余成本。

- 租房者与少数族裔:他们往往无法自费安装屋顶光伏或储能,议价能力弱,面对阶梯电价时首当其冲。

三、雪上再加霜:停电、限电与“能源三角债”

由于无力缴费,2025年前9个月因欠费停电的家庭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电网运营商警告,如果2026年前不新增150 GW可调峰资源,美国部分区域可能在用电高峰出现“有序限电”。届时,数据中心自带柴油发电机隆隆作响,而隔壁街区或许要轮流停供取暖炉。

四、解局:让“用电者”也为“供电者”

1. 政策侧

12个州正在起草新规:大型数据中心必须100%配备“自建或认购”清洁能源,并承担新增输电成本,避免“吃电网饭,让社会买单”。

2. 市场侧

更多云服务商签订“24/7 无碳能源”合同,即每小时内所用电量与可再生发电实时匹配,把扩容压力转化为绿色投资。

3. 技术侧

新一代AI芯片能效提升3–5倍,液冷、余热供暖、分布式储能正快速渗透;美银美林指出,2025年太阳能+储能已占美国新增发电容量的80%,成为短期内最现实的“救火队”。

4. 社会侧

专家建议扩大“低收入能源援助计划(LIHEAP)”预算,并允许家庭以社区共享方式投资屋顶光伏,降低“能源贫困”率。

五、结语:AI的火花,点燃的是民生的焦灼

人工智能被视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火花,但火花若落在超负荷的电网干草上,首先灼伤的却是普通家庭的日常开支。让算力增长与电力脱钩,让“用电大户”同时成为“供电先锋”,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命题。否则,当下一波更宏大的模型上线时,被“训练”的不仅是GPU集群,还有千家万户对公平与可持续的耐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07:52 , Processed in 0.0834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