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3|回复: 0

[一带一路] 阅游·悦读丨一带一路系列·亚洲国家:乌兹别克斯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如果广袤的中亚大地是一个炫丽的舞台,

那乌兹别克斯坦就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留下过成吉思汗、

帖木儿的征战往事,

处处回荡着历史的悠悠余韵。

这里绿松石蓝的穹顶、

细密入微的瓷砖装饰,

为世人展示了教科书级别的伊斯兰艺术。

本期“阅游·悦读”,

邀您一睹乌兹别克斯坦的风采。

w2.jpg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在乌兹别克斯坦语中,“乌兹”是“自己”的意思,而“别克”是一个古老的官方名称,因此这个国家也被解释为“自己的领袖”、“自己当家做主”。因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多元的民族文化,融合东方与西方不同风格于一体,充满了异域风情,卡扬宣礼塔、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帖木儿广场,在这片土地上重现着历史的辉煌。

卡扬宣礼塔

w3.jpg

卡扬宣礼塔,是布哈拉市最著名的建筑纪念碑,建成于1127年,高46.5米,坐落在布哈拉市老区中心大清真寺旁边。宣礼塔是用烧过的砖建成的,地基深达16米,勒脚直径达9米。巨大的锥形细脚到顶部时则成为圆筒形悬楼。圆形建筑物在柱子的顶部,悬楼有16个拱型透光窗,上面装饰有钟乳石状的檐。顶部有狭长的拱形回廊通往梯子。回廊由16个透光与主体建筑物相连的拱门组成,回廊的外部被建成两个相连的半圆柱形,托着两个拱门。它的楼身布满了砖制装饰图案,总共分成14个装饰带,每个装饰带里都有清晰图案作装饰,所有的图案都不同。宣礼塔起初是用于高声召集大家祈祷的。

w4.jpg

据传说,作为蒙古帝国最伟大的统帅——成吉思汗,他通常在攻下一座城市后,会确认胜利已经无可争议,然后带着卫队撤回自己的大帐,休息、喝酒庆祝胜利。而他指定的将领则会带领部队继续攻城,最后将城市烧毁。在他的一生中,真正进入过的城市寥寥无几,而在1220年的某一天,这位令世界胆寒的征服者做出了令所有部下都感到惊讶的举动——他骑着马亲自进入了布哈拉城。当时成吉思汗入城后,威风凛凛地驱马四逛,到达全城最高的卡扬宣礼塔时,他一下子便被那非凡的气势和精雕细琢的建筑风格震慑了,立刻下马仰头欣赏。就在这时,一阵奇诡的风吹来,把成吉思汗的帽子吹落地下,他便弯腰去捡,直起腰身后不禁感叹:“这是唯一让我也得鞠躬的建筑精品啊!”于是,他下令不得摧毁这座宛若艺术品般精美的卡扬宣礼塔。他没有遇到过任何建筑,能让他向后弯腰仰视。宣礼塔因此得以幸存。

☆孛儿只斤•铁木真

w5.jpg

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62年-公元1227年),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伟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他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在位期间他多次发动了对外征服战争,西到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在那也建立了宫帐称汗。唯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的交战失败,史称十三翼之战。

成吉思汗在危机四伏的蒙古草原一步步成长为王,靠的不仅是他坚韧的意志,还有他与生俱来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他幼年丧父,这导致无人教导他进攻打仗,但成吉思汗在一次次的交战中不断吸取教训,完善自己的军事理论,每个人既是他的对手也是他的老师。在不断的征战中,他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战术战略。其中最擅长的就是大迂回作战和闪击战。成吉思汗往往派出一部分军队绕到敌人后薄弱之处进行打击,而兵力都以骑兵为主,蒙古马耐力极强,这就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形成意料不到的效果。他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只有在十三翼之战中因实力悬殊而战败。因此,中国学者刘乐土先生在他所著《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

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

w6.jpg

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撒马尔罕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的建造始于1399年,由蒙古帝国统治者帖木儿委托建造。但由于当时的阿拉伯工匠缺乏建造大型建筑的技术和经验,建造过程一度中断。直到1404年,蒙古工匠和石匠被召集来完成了这座宏伟的建筑。它的平面为面宽99米、进深140米的长方形,是一座经典的“四伊万”结构清真寺,即由东大门、西大殿和南北两个教室一共四座具有伊万拱门的建筑组成。大殿具有巨大的穹顶,内穹顶高30米,外穹顶高40米,中间有10米的空心空间。这使得大殿的外部穹顶尽可能的高大,内部比例达到和谐。

这座华丽的清真寺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在大埃米尔帖木儿出征印度凯旋之际,他的妻子比比为了给帖木儿一个惊喜,下令建造了这座大清真寺。就在帖木儿回来的前一天,建筑工人突然罢工,比比找到工头询问情况。工头说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比比,希望吻一下她的脸颊。如比比不答应,就不复工。比比没有办法,最终妥协了。不过她用丝巾遮住脸颊让工头亲吻。即使这样,工头对她炽烈的爱之吻在她的脸颊上还是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唇印。帖木儿回来发现后,比比如实交待了情况。帖木儿一怒之下要他们从这座建筑上跳下去,并说如能生还就放过他们。聪明的比比穿了很厚、很多的衣服,跳下时裙带飞舞恰似降落伞一般护佑她幸存。而那个工头则肋生两翼高飞而去。

☆帖木儿

w7.jpg

帖木儿,是帖木儿帝国的创建者,因他1362年在故乡附近地区起义反察合台蒙古人贵族的统治。作战时,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被敌人称为“跛足帖木儿”。又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婚姻关系,因此他将西察合台汗国可汗的公主纳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驸马,所以又被称为“驸马帖木儿”。帖木儿是中世纪时期中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指挥家,他复兴了成吉思汗先前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帖木儿几乎一直为了扩大并保持他辽阔的疆土而不停地战斗着,使他的帝国疆土西至地中海,南到印度,北部则到达了俄国。

帖木儿在运用战略战术方面是个优秀的天才,他个人的勇敢作战也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土气,他领导的军队人数经常在十万以上,军队组织与成吉思汗的极为相似;在时间延续较长的战役中,他的骑兵们手里拿着弓和剑,率领着余下驮着粮食和军需用品的战马行进。在其后的四十年征战中,帖木儿依靠征服和掠夺,又亲自带兵,最终建立起了一个从中亚向四方辐射的大帝国,就是现代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撒马尔罕。

兀鲁伯天文台

w8.jpg

兀鲁伯天文台位于撒马尔罕城东北郊,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伊斯兰古迹。1430年,由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的孙子、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兀鲁伯所建,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天文台的主要仪器是半径达36米、延伸至地底的巨型六分仪,其他仪器包括浑天仪、三角仪、星盘等,主要用于观测太阳、日照,也用于各种月球和行星测量。兀鲁伯与学者助手们就在撒马尔罕,研究确定黄道的倾斜度、春分点、进动和其他基本天文常数。在1449年被毁坏之前,兀鲁伯天文台被认为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好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亚最大的天文台,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天文台,观测和研究设备也属一流,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如今,兀鲁伯天文台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由大理石制成的六分仪。六分仪安装在离地面11米深、2米宽的斜坑道里,部分伸出地面,坑道上面是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

☆兀鲁伯

w9.jpg

米尔扎·乌鲁格别克,被译作兀鲁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和哲学家。1394年出生在苏丹尼亚(今伊朗地区),兀鲁伯这个名字在阿拉伯文中有大王子之意,被寄予厚望,其父沙哈鲁在1409 年就任命只有15 岁的他管治汗国地区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东南部),这位王子虽也积极从事领土的经济、政治、军事事务,但事实上他对科学更感兴趣。他要将撒马尔罕建设成为文化和智慧之都,项目都是以学府为主,1420年先后在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设立高等教育机构。他亲自挑选在学校任教及研究的科学家,聚集起当时得令的科学人才,罗致了著名天文学家卡迪札达、卡西等90多位学者,兀鲁伯更会在学院中亲自授课,课程最主要的课题要是天文学,而为了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他更决定建造天文台。同时,兀鲁伯还大力赞助伊斯兰文化教育,在撒马尔罕和各地建立多所伊斯兰经学院,除开设宗教学科和语言课外,还开设天文、数学、历史等课程,培养了大批穆斯林学者,让撒马尔罕成为了当时中亚著名的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

乌兹别克斯坦的建筑是该国的历史印记,

这些积淀了几千年

历史文化遗迹正迎面扑来,

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古代。

而在这个迷人、神秘的国家,

触摸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不止于建筑,

还有丰富多样的特产,

足以能够带你感受这个魅力之国。

抓饭

w10.jpg

在乌兹别克斯坦,有一道传统特色美食——抓饭(Palov Osh),在古乌兹别克语中,它刚好由洋葱(piyoz)、胡萝卜(ayoz)、肉(lahm)、油(oliyo)、盐(veet)、水(ob)和大米(sholi)七种原料名称的首字母组成。这样的命名足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人对抓饭的情有独钟,各种纪念活动、重要场合都离不开它,孩子出生要请客吃抓饭、女儿出嫁要请客吃抓饭、父母大寿也要请客吃抓饭……抓饭堪称乌兹别克斯坦人的“国饭”。

抓饭的制作过程是先将大量洋葱下入锅中,用油炸熟,在洋葱锅里放入一整头大蒜,待蒜香味几乎全部被逼出来之后再取出备用。经过长时间的煸炒,洋葱里的水分基本被榨干,颜色也会变成棕黑色,同时散发出极为浓郁的香味。随后,再将无骨羊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反复煸炒的洋葱使得大米也被染上了棕黑色,接着撒一把孜然在米饭上,十五分钟过后就完成了。

布哈拉地毯

w11.jpg

布哈拉地毯是手工打结地毯,起源于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因这种风格盛极一时,所以就用城市布哈拉来命名这个地毯。其毯面细腻柔软,图案富有特色,由椭圆形或者菱形等的几何图形,不断重复而形成。地毯的颜色都选择饱和度较高的色彩,比如红宝石色、绿色、玫红色等色调。布哈拉地毯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特产,不仅深受西方人的喜爱,更是全球各地的热销单品,它充分体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

黑加仑葡萄干

w12.jpg

黑加仑葡萄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特产之一。乌兹别克斯坦所产的黑葡萄拥有天然的优良品质,无籽肉厚、香醇怡人、嚼劲十足、果实饱满。乌兹别克斯坦生产的黑葡萄干是用黑加仑树鲜果直接采摘、晾制而成的,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剂,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w13.jpg

【阅读推荐】

w14.jpg

简介: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腹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智慧的人民。本书将带领读者,从历史出发,着眼于现实,聚焦“一带一路”下的中乌友谊和浙乌合作,内容包括三篇: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国度;历史积淀下的现代国家;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故事,从而展现一个立体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

更多精彩阅读推荐,请关注

“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公众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2 23:37 , Processed in 0.14060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