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6|回复: 0

[关税] 关税博弈背后:中美贸易战的决策舆论攻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中美贸易的深度绑定早已形成“你中有我”的格局:中国的稀土是美国高科技与军工产业的“原料命脉”,镝、铽等元素直接影响其电动车电机、激光武器等关键产品生产;而美国市场的需求与农产品出口,同样牵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节奏。在这种必需性依存下,特朗普政府率先将“决策舆论学”用作贸易武器,中国则以同等逻辑展开反制,形成特殊的舆论攻防战,而“人民性舆论”与“科学决策”的结合,正是这场博弈中决策舆论学规律力量的核心体现。

w1.jpg

特朗普擅长以激进决策引燃舆论风暴,却因背离“人民性舆论”而自陷困境。其动辄加征关税的政策,看似以“重振制造业”制造舆论声势,实则忽略了美国大豆农民与消费者的核心利益——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第二大出口市场,关税反制直接导致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价格暴跌,大豆主产区农民发起“拯救我们的农场”抗议,数千封请愿书涌向白宫;同时,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让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数百美元生活成本,“物价通胀”的舆论声浪从民间蔓延至国会,直接倒逼部分议员公开反对关税政策。这种脱离“人民性舆论”的决策,不仅未能扰乱中国节奏,反而让自身决策陷入“舆论反噬”的被动,印证了决策舆论学“脱离民众诉求的舆论造势终将失效”的规律。

中国则以“科学决策”锚定“人民性舆论”,构建精准反制势能。面对关税霸凌,中国并未盲目跟进,而是基于国内产业与民众需求科学施策: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前,提前扩大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进口,保障国内食用油生产与养殖业稳定,避免消费者成本上升,用“保供应、稳物价”的实际行动赢得国内舆论支持;在稀土管制决策中,既以“维护资源安全”回应民众对战略资源保护的关切,又通过“非全面禁运、依规管控”的科学尺度,向国际社会传递理性态度,争取全球舆论认同。这种“人民性舆论”与“科学决策”的同频共振,不仅瓦解了美国的舆论霸权,更让决策形成强大的舆论凝聚力,凸显决策舆论学“顺应民众诉求的科学决策,方能释放持久舆论力量”的核心逻辑。

这场博弈本质是决策舆论学的实践演绎:特朗普以决策搅动舆论却背离“人民性”,最终陷入内耗;中国以科学决策呼应“人民性舆论”,既守住民众利益,又推动形成反贸易保护的国际共识。在互相必需的贸易格局下,“人民性舆论”是决策的根基,“科学决策”是舆论的支撑——这正是关税战背后,决策舆论学规律力量的终极彰显。

决策舆论学内容简介:决策学与舆论学交叉学科,研究舆论作用于决策,决策作用于舆论的规律。主张人民性舆论+科学决策。注意力是决策与舆论之间的媒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4 07:08 , Processed in 0.10358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