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赛道中,AI 漫剧常与 AI 短剧被混淆,但二者在商业逻辑上存在本质差异。如果说 AI 短剧是 “赚快钱” 的快消品,AI 漫剧则是 “赚长钱” 的 IP 资产,从投资角度看,后者具备更强的长期价值。
从核心指标对比来看,AI 漫剧的优势十分显著:成本上,其单集成本是 AI 短剧的 1/5,中小团队更容易实现盈利,供给放量速度更快;利润上,AI 漫剧毛利率达 50%-85%,是 AI 短剧的 2 倍;生命周期上,AI 短剧平均生命周期仅半年,而 AI 漫剧依托 IP 运营可实现 5 年以上的持续变现,现金流更稳定;出海潜力上,2028 年 AI 漫剧海外收入占比将达 40%,远超 AI 短剧的 10%,全球化空间更大。
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 “跨文化属性 + IP 复用性”:AI 短剧依赖剧情冲突和本土化梗,出海难度高,且难以形成长期 IP;而 AI 漫剧通过视觉化表达降低文化壁垒,同时可依托 IP 开发衍生品、游戏,实现多场景变现,成为更持久的赚钱机器。
四、千亿市场的核心受益者:三大环节抢占行业红利
AI 漫剧产业链的核心矛盾是 “IP 稀缺性” 与 “技术降本不可逆”,因此,掌握内容源头的 IP 版权方、掌握降本核心的技术工具方、掌握规模化能力的工业化制作方,将成为三大核心受益环节,共同瓜分千亿市场蛋糕。
1. IP 版权方:掌握 “内容原材料”,拿走 30% 利润
IP 是 AI 漫剧的核心竞争力,稀缺 IP 直接决定作品的付费能力与生命周期。阅文作为国内 IP 龙头,拥有海量网文 IP 储备;中文在线聚焦出海市场,打造了《愤怒的吸血鬼》等国际化 IP;捷成股份则兼具版权储备与技术能力,形成 “双卡位” 优势。随着 IP 稀缺性凸显,未来 3 年,AI 漫剧 IP 授权费将从 2025 年的 5 万元 / 部涨至 2028 年的 15 万元 / 部,头部 IP 方收入增速将超过行业平均的 80%,预计占据千亿市场的 30% 份额,规模达 300 亿元。
2. 技术工具方:降本 “核心引擎”,占据 20% 市场
技术工具是 AI 漫剧实现 “低成本、高效率” 的关键。万兴科技凭借面向中小创作者的 AI 制作工具,成为行业普惠性玩家;火山引擎依托字节生态,为平台内漫剧制作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未来,工具收费模式将从 “按部收费” 转向 “流量分成”(如每部漫剧流水抽成 5%),技术壁垒高的工具方收入增速将达 100%,预计占据千亿市场的 20% 份额,规模达 200 亿元。
3. 工业化制作方:规模化 “产能担当”,拿下 40% 份额
工业化制作能力决定了 AI 漫剧的供给效率与品控水平。酱油文化作为当前工业化龙头,可实现月产数十部作品的规模;百纳千成则依托传统影视产能,加速 AI 转型,具备规模化制作优势。未来 3 年,制作方的竞争将从 “产能比拼” 转向 “品控竞争”,头部企业毛利率将从 50% 提升至 65%,预计占据千亿市场的 40% 份额,规模达 400 亿元。
从 55 亿播放量的单月爆发,到未来 3 年千亿规模的蓝图,AI 漫剧正在重塑内容产业的格局。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低门槛、高回报的新机遇;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 IP 版权方、技术工具方、工业化制作方三大核心环节,就等于抓住了行业增长的主线。正如短视频颠覆长视频、短剧颠覆传统影视,AI 漫剧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这条赛道上,唯有提前布局、抢占核心资源,才能在千亿红利中占据一席之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