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6|回复: 0

AI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AI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秋季开学前夕,学校安排了全校教职工集中培训,培训主题是”AI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几位专家,教授轮流上台滔滔不绝,课件案例展示精彩绽放, 唇齿生香的讲了两天,围绕着主题和当下的教育热点现象及教学获奖案例,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备觉鼓舞,感觉AI科技兴教的浪潮可冷静下来一想,台上台下一对比,忽然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反差,三个硬伤,成为AI融入教学的一道坎。基于此情此景,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惊呼:伤不起
            一个反差:台上培训的专家是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应邀而来,带着前沿的教育视野和成熟的实践经验,南方省份的教育理念一直在国内教育一线领跑,这一次的培训确实抖搂了很多干货。展示了AI技术及设备对课堂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带来的方式的惊人的转变,显著提升了课堂信息含量和教学效率。而反过来看,本县所处地段,是三线城市的三线县区,经济实力的相形见绌,暴露了科技投入的捉襟见肘,当教育促进科技进步,科技反哺教育发展,在不少沿海城市形成良好闭环的同时,我校所处环境氛围与之对比,形成了明显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大到了什么程度?可以毫不夸张的用一位老教师的会后感言来形容:”当讲座教授关闭PPT的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是谁?我在哪?与南方发达地区的AI教学实践形成巨大的落差,竟然产生时空穿越的错觉了么?AI很热门,但我只想说”一体机”才是我等”穷人”的”劳斯莱斯”,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仔细回味一下,发现这份伤不起的感叹背后藏了三大硬伤,犹如一座大山,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阻挡了地方教育飞速跨越的脚步……
        一、思想理念的差异,喜新厌旧的伤
            教育领域各种模式,思想方法层出不穷,部分专家教授说法日新月异,搅的一线教师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疲于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花样引导,有时候也搞得老师们看不清方向,弄不明白教育形式和教育本质谁重谁轻,当年度热词AI滚滚来袭的时候,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显露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通俗地说就是“不感冒”,似乎除了听讲座,还能面对面的保持近距离接触以外,那些热火朝天的AI观点,仿佛隔着万水千山似的。羌笛不曾怨杨柳,AI风难改教师”观”。
    AI    风虽劲,但吹进部分老教师的心里似乎还隔着一层屏障,他们可以凭借一本书,一张嘴,再加一架多媒体完成授课,在近不惑,知天命的年纪,显然对AI的追求少了一些热度,在传统教学模式方面多了一份“坚守”,部分老教师因为学习成本,时间,精力等问题存在顾虑他们认为,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只买对的,不选贵的,一句话怼的人闭口无言,谁对谁错还真一时无法说的清楚,观念的转变难题就在此时成了创新应用的拦路虎,此伤之一也
          二是硬件建设存在代差,教学多媒体超龄服役的伤。
            有钱好办事,这句话道理不虚,在教育一线尤其明显,十几年前风靡一时的投影仪,多媒体,显示屏,一体机还在县区的教室里充当科技兴教的亮点,岂知它们中已经超期服役的设备占比高达60%且百病缠身,并且型号各异互不兼容,同一个学校里各年级的多媒体设备品牌型号不一样,一个年级多个教室的设备品牌型号也有不同,这客观上有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资金投入不一样的原因,甚至还有校领导一把手更替的原因,同时还受限于地方教育经费分配中”重应试,轻科技”的传统倾向。即使这样,好多教学设备还时不时闹一闹”罢工”的小脾气.笔者前不久发现学校为教师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一直卡顿严重,拆解翻看了一下出厂日期,居然是2016年windowXP的装机系统,想要打开一个视频片段,居然提示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任务,请升级或更换浏览器,我想下载豆包或deepseek等软件,结果安装失败,并弹窗显示当前系统版本太low,请更换当前系统.现实犹如一盆冷水,瞬间冰冻了那扇滚烫的屏幕,笔者甚至打开它的勇气都没有了,这不是故事,这是真切存在的事实。
        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的装备怎么来把AI领进门扎上根,靠什么呢?靠这些品牌各异且互不兼容的家当,并且还时常掉线的校园网络吗?那些旧的掉漆的白板,卡的要死的一体机,恐怕都派不上用场,全部更新设备与当前的AI技术对接似乎也不太现实,地方财政能不能负担倒在其次,而舍不舍得这笔投入才是卡脖子的难关!
    AI    这股风如果吹不进拍板者的脑子里,又怎么会在这一方天地落地生根发芽呢?AI虽好,可见一枝独秀侃侃而谈,可见独领风骚风光无限,却不见得遍地开花,处处结果……此伤之二也。
        三,付费时代好用却用不起的伤
        科技产业发展是需要极大投资的,非常”烧钱”,作为企业自然也需要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比,科技产品的使用收费无可厚非.大家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的话恐怕也不太对胃口,这话形容当前教育一线的软件使用情况毫不为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付费使用,既是对科技的尊重,也是法治的进步,然而,在教育一线,这也成为了投入的一大支出部分,热点大模型包括豆包,deepseek,文心一言,商汤商量大模型的横空出世,确实简化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了信息呈现的便捷性,从下载安装到实际应用,要闯的第一关就是明码标价的VIP会员充值界面,选还是不选,付还是不付?学校采购流程关系到地区教育经费分配过程冗长,如果让教师个人买单,似乎不合情理,且有7分勉强,3分不情愿.收费放行的杆,如果迟迟抬不起来,科技反哺教育的愿望只能缓缓了,也体现不出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不兴,科技难以为继。科技若是当了个守财奴,教育只能延长它的更新换代的周期,我始终认为,科技与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亲兄弟之间太看重钱了,难免会闹别扭,希望科技企业赚钱的门路再广些,也别只盯着教育兜里的那几块铜板,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他们发展AI,跟上时代的努力多一点财政上的支持,推进上的优惠。也希望能建立起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AI教育资源帮扶机制,推动科技企业开发教育公益版AI工具,将AI教育投入纳入地方教育经费刚性预算,来共谋科技兴教的伟业.试问,如果科技进步成果不能促进下一代的进步,是不是也偏离了社会客观规律发展的本来面目,财富积累的意义不正是国富民强,年轻的一代未来更有希望么?如果各类科技教育新媒介依然保持高高在上的身段,不肯降一降收费的门槛;各级教育机关缺少对一线教学阵地较大的战略前瞻,财务倾斜支持的话,那么,部分地区的教师望梅止渴之余也只能“望Ai兴叹”。此伤之三也。
        三天培训引发各位同仁诸多感叹,激发许多思索,在当前形势下,不是几场讲座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不同经济状况下地区差异的客观存在,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拦路石,望而兴叹之后,只能说画饼容易,充饥却没有意义……    这时候就缺少一只强而有力的大手,来做好科技资源的协调,科学合理配置,勇于变革,大胆创新,把科教兴国落实在方方面面,做到真正惠泽一方师生……
        综上所述,明显的反差,待解的硬伤,传出角落里一声悠悠的叹息:“Ai教育,想说Ai你真不容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4 17:47 , Processed in 0.0884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