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税不确定性仍在全球市场蔓延,已成为2025年宏观经济的核心风险之一。从汽车行业到科技供应链,从美股震荡到新兴市场波动,这场政策博弈正重塑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市场核心扰动 关税政策的“双重不确定”构成市场核心扰动。一方面,特朗普政府10月祭出的“变形金刚”关税已正式落地,对进口卡车、客车分别征收25%与10%的重税,直接冲击日德加等汽车出口大国,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将承担77%的关税成本。 另一方面,最高法院的审理结果充满变数,既可能完全支持或推翻现行关税,也可能出现附加限制的折中方案,即便判决无效,政府仍可能通过“122+232+301”条款组合重启关税措施。这种“政策持续扰动+司法结果未知”的状态,让企业长期投资决策陷入停滞,德勤预测美国设备投资2026年仅增长0.5%。
货币政策增添复杂性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冲更添市场复杂性。市场对10月底降息的预期概率已近100%,但关税推升的通胀压力让降息路径充满分歧——部分官员支持单次降息25个基点,部分则主张50个基点。鲍威尔坦言,关税已成为通胀主因,美联储已将2025年通胀预期上调至3%,远超2%的目标。这种“宽货币”与“高关税”的政策对冲,导致资产价格呈现分化:美元指数在关税压力下微跌,而日美欧股市却在降息预期中逼近高点。
应对策略 全球市场正呈现“防御性调整+结构性机会”的特征。面对不确定的关税环境,各国与企业正采取多元化策略。中国在对美关税谈判中保持克制,力求为后续高层会谈留出空间;美国企业则加速在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投资者也在重新评估资产配置,倾向于选择供应链本土化程度高、对关税敏感度低的行业或地区,尤其是新兴市场中具备成本优势且受关税冲击相对有限的板块。
最高法院的辩论将成为市场预期的转折点,但关税博弈的长期性已成定局。全球市场既难重现流动性驱动的普涨行情,也不会陷入全面衰退,更多是在政策摇摆中寻找结构性机会。把握“政策对冲节奏”与“企业应对能力”两大主线,方能在关税迷雾中锚定资产价值。
END 文字丨搜狐网、新浪财经等 图片丨pexels 平台支持丨EnrolCh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