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1|回复: 0

[关税] 美国关税战变相认输?美国关税大棒终于挥不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纸联合声明背后,是两国经贸关系从剑拔弩张到重新握手的微妙转变。北京时间10月30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交出了一份备受瞩目的答卷。美方宣布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同时,美方还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则相应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
w1.jpg

这一系列成果共识是在中美两国元首韩国釜山会晤后达成的,向世界传递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明确信号。经贸磋商的实质成果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了三方面核心共识,每一方面都蕴含着实际经济利益。关税领域,美方不仅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还同意将24%的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根据中金公司测算,这一变化将使美国对中国的整体实际有效关税率从27%下降至17%。出口管制领域,美方暂停实施引发广泛争议的“50%穿透性规则”。该规则于9月29日公布,规定任何由实体清单上一个或多个实体至少拥有50%股权的附属公司,都将被纳入实体清单限制范围。海事物流领域,美方暂停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也相应暂停了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关税调整的市场影响关税下调对中美贸易的促进作用立竿见影。历史数据显示,2025年4-9月,在美国对中国加征27%有效实际关税率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6%。按照简单的对应关系测算,10%的关税率降低可能推动中国对美国出口在目前基础上回升10%。分行业看,2025年前三季度对美国出口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行业将显著受益,包括其他制造业(6.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8%)、家具制造业(5.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4%)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5.3%)。此外,美国对中国降低关税也将减少出口第三地的间接影响,从而提升中国对美直接出口。
w2.jpg

中美双方的战略考量中美此番达成共识,背后是双方的战略利益考量。对美国而言,维持过高关税并非明智之举。截至2025年9月,美国对华平均关税已高达57.6%。如此高的关税水平不仅加剧美国国内通胀,也未能有效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对中国而言,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有助于改善外循环,降低市场风险溢价。同时,通过暂停部分出口管制措施,也为双方创造了更宽松的贸易环境。农产品贸易成为双方合作的亮点。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比为20%,较2024年的23%下降3个百分点。而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高达52%,扩大农产品贸易符合双方利益。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之际,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塑。一方面,美国仍在推动与墨西哥、加拿大的共同北美关税政策,以应对中国出口 surge。墨西哥和加拿大已相继对来自中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五个新领域。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7710亿美元。这种区域化贸易趋势加强,反映了许多国家在面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时的务实选择——既寻求与美对话,也强化与其他经济体的联系。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但世界经济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国际清算银行在《2025年度经济报告》中指出,美国今年4月发起的全面关税战,彻底颠覆了世界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预期。贸易关系出现裂痕,金融市场随之震荡,政策不确定性激增。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面对贸易动荡时更为脆弱。关税和贸易紧张可能通过减少出口收入、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引发广泛经济放缓,影响这些经济体偿还债务的能力。许多新兴经济体在疫情后已背负更高债务水平,应对额外冲击的能力有限。
w3.jpg

中美从贸易战走向谈判桌,从加征关税到暂停关税,反映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现实复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赢家通吃,只有利益平衡。商务部发言人说得更为务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取得积极成果,充分证明双方秉持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通过开展对话与合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未来一年,将是观察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关键窗口。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 23:26 , Processed in 0.1364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